-
曲剧《祭塔》戏词---张新芳大师主演
许士林(白):嗯ten! (念)受尽十年寒窗苦,才得龙虎榜上人。 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 不读万卷书,怎能伴君王。 (白)下官,许士林,自幼苦读诗书,今逢大比之年上京赶考,幸喜一不小心得中头名状元,金殿奉旨,领了皇封御祭,雷峰塔前祭母。中军! 中 军(白):在!
-
大调曲子《钉缸》唱词
《钉缸》 士农工商 各占一行 有一台大戏是汉二黄 它在那南阳府名扬四方 戏班子名叫个得胜 它有这四十八口戏箱 生旦净丑 各逞刚强 二月十五在戏院里头亮箱 正本戏唱完找了出王大娘锯缸 小鼓儿次不冷等 一响 三花脸从右边登场 担着一付鼓楼的挑子 你看他摇着摆着 开腔 他唱道
-
著名演员
1、童子红 是清代同治年间享有盛名的河北梆子演员 。工老生。同治三年(1864年)曾与盖天红、靳老虎、水上飘等名演员在北京万顺和梆子班演出。光绪二年(1876年),改搭全胜和梆子班,与十三旦(俟俊山)同台演出。他能戏很多,因久在北京演出,唱腔中掺有北京语言
-
中国戏曲卓别林——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
王辅生,(原名泥潮)男,陕西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人,著名秦腔表艺术家,中国剧协会员,剧协陕西分会会员。他孩提时期就受民间皮影、耍社火等游艺活动的影响,对唱戏就爱得入迷。11岁那年,靠人引荐进入西安三意社,开始学唱老旦,后来改丑,最善媒旦。
-
滑县大平调著名红脸王守文《蹚镣》(即《游四门》)赏析
《八宝珠》又名《蹚镣》、《游四门》、《姚衍摆锁》,是红脸唱做并重的传统戏。剧讲明代万历年间,梁彦章劫皇纲,得八宝珠。后于汝宁府上蔡县遇姚瑞龙(姚衍),二人义结金兰,梁将八宝珠赠姚。适官兵捉拿贼寇,见姚持八宝珠,遂将姚押解进京,定为死罪。仆人姚义进京侍主,途
-
豫东调
基本情况 豫东调,是指流行以商丘为中心的也称河南梆子,也称河南高调。同山东梆子(高调梆子)的关系极为密切。传统剧目基本相同,唱法多由大本腔(真嗓)改以二本腔(假嗓)为主。又称“下路调”或“东路调”。 流行区域 原是以商丘为中心,滥觞
-
汤红英心系淮剧 倾心付出无怨无悔
18岁进入兴化淮剧团,从无名小辈到国家一级演员,汤红英放弃上海市淮剧团的邀请,扎根基层淮剧团30多年,每年下基层送戏200多场,为的就是能唱戏给家乡戏迷听。 耳濡目染 从小为淮剧痴迷 汤红英是兴化市西郊镇人,父亲是位赤脚医生,行医之余,喜欢吹拉弹唱。母亲是宝应人,
-
“落子宗师”王四虎
上党落子是长治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黎城落子,俗称闹戏,始创于清朝。起初,上党落子的化妆和服装非常简单,乐器也只有一把呼胡和大锣、小锣、小鼓等。1884年,经王四虎,又名韩保台艺人的改造,成立了专业班社,形成黎城大落子。1954年秋,在山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时,正
-
潮阳的潮剧,创新中传承下去
明朝潮阳便有戏剧,正德年间(1507-1521)潮阳县令宋元翰传记云:(潮阳有)椎结戏剧之俗。清代本县湖剧已有一定规模。民国期问有金浦的梅正兴班,金玉的玉春香班、桃源洞班、三正顺班,河溪的一枝香班、中华乐团,谷饶的正天香班,成田的老正兴班、老一枝香班,关埠的老元正班
-
花旦
花旦 花旦,是中国戏曲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多称“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也有的是属于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影视界所称的“当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这样角色的演员,想来是从戏曲中借用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