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清末以来,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它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中
-
青衣的介绍
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
-
评剧名人
花砚茹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间协会会员、中国剧协会员 1927年生于北京,七岁拜彩旦演员王德斋(艺名宛香玉)学习评戏,师姐花砚雯。曾参加莲剧团、芙蓉花剧团。解放后在北京评剧团后并入中国评剧院。几十年来塑造了众多的彩旦角色。如《刘巧儿》中的刘
-
武生
①所谓武生,就是京剧中擅长武艺的角色。 武生分成两大类,一种叫长靠武生,一种叫短打武生。长靠武生都身穿着靠,头戴着盔,穿着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长柄武器。这类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还要有大将的风度,有气魄,工架要优美、稳重、端庄。 有些戏,不
-
【情系蒲剧十二】“晶”彩人生——记蒲剧优秀青年演员刘晶
蒲剧作为最古老的梆子声腔,跌宕起伏中走到今天,依然顽强屹立在黄河金三角地区,这离不开每一代蒲剧人的传承与坚守,临汾小梅花蒲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刘晶就是其中一位。
-
-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成立于1949年7月24日,原名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1953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是由全国各民族戏剧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戏剧家和戏剧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
锡剧演员王兰英
王兰英,女,常州武进人,1926年生。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共党员,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剧协理事,曾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省劳动模范,历任两届江苏省政协常委。 个人成就与荣誉 王兰英十四岁先后拜锡剧前辈汤国祯、缪秀锦为师学艺,工花旦。十六岁崭露头角
-
老旦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能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钓金龟》的康氏,《赤桑镇》的吴妙贞,《望儿楼》的窦太真,《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而《清
-
梅林戏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其唱腔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