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戏之母——昆曲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 中国的昆曲如同一幕永不谢幕的长剧:600年前,
-
白先勇:从小说大家到昆曲义工
父亲白崇禧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母亲是典型的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白先勇的童年适逢中国战乱频仍的年代,好在兄弟姐妹十个的大家庭中,彼此总有照应,也不觉寂寞。他不否认家世背景对他人生走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是一定会有的,毕竟从小看到家中来来往往的人
-
北方昆曲剧院以连续16场昆曲演出,几乎场场都在八成以上的上座率
摄影/李晏 3月22日晚的民族文化宫,北方昆曲剧院以《琵琶记》结束了为期三周的“新春演出季”。连续16场昆曲演出,几乎场场都在八成以上的上座率,而且其中多数是年轻人。每每演出结束,你看着那些一张张兴奋而迷醉的年轻的脸,就可以确信:昆曲,这门曾经
-
多方关注,昆曲渐热
经过一周的激烈角逐,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日前落幕。昆曲如今人才辈出,观者踊跃,景况已不可同日而语。600年的昆曲,素有“百戏之师”的盛誉,曾独占我国戏曲鳌头达二百年之久。 2004年,文化部颁布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
90后追看《牡丹亭》
昨晚,浙江昆剧团在胜利剧院演出了全本《牡丹亭》的上半场。让人意外的是,以往热爱《牡丹亭》的多是中老年“戏迷”,可昨天观众席中,表现最痴迷的竟是数十位女中学生。演员漂亮、服装靓丽、身段优美是她们成为《牡丹亭》“粉丝”的主要理由。
-
“红楼”挖角昆曲“惊梦” 李沁出演少年宝钗
随着经典翻拍热的愈演愈烈,由浩浩荡荡的“红楼梦中人”海选开始,《水浒》《西游记》等尾随的全国选角行动,几乎演化成一场浩大的全国年轻演员“普选”。在这场“普选”中,不但各大影视学院成为提供新鲜血液的主力军,就连素来低调的戏曲
-
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欲表演昆曲
日本歌舞伎“国宝级”大师坂东玉三郎,今天离开苏州飞往北京。在之前一周的苏州行程中,他与几位中国昆曲最顶级的艺术家碰出火花,决定合作表演昆曲《牡丹亭》,并在苏州当即拜师学艺。有青春版《牡丹亭》珠玉在前,中日合作的《牡丹亭》会呈现怎样的风格?坂东
-
《游园》、《罢宴》、《访鼠测字》等著名昆曲折子戏一一上演
“妈妈常对我说,现在是别人帮助我们,今后我们要奉献社会、帮助别人。”朱佳丽是草桥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昨天,她和其他29位贫困学生一起走进了沁兰厅,在接受苏州金腾华新集团捐赠的新书包、新文具的同时,还第一次亲耳聆听昆曲、现场观摩昆曲表演。“金
-
昆曲《长生殿》创本届艺术节演出场次最高纪录
昨晚,中国昆曲全本《长生殿》圆满完成第二轮的12场演出,创下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该剧自今年5月首演以来已演出了32场,累计票房收入达107万元。《长生殿》的文学顾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叶长海说:“这是我在艺术节期间观摩到的最精彩的戏
-
尚-马龙:昆曲是一种奇妙的音乐
“当爵士遇上昆曲”音乐会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上演。古筝、笛、笙、二胡、鼓和小锣等传统昆曲乐器在台上排开,热闹开演;接着,张军亮嗓,一出《牡丹亭》刚欲开场,在舞台左边的尚?马龙同时按下琴键;这边是戏装亮相的杜丽娘与柳梦梅,这边是身着西装的马龙,中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