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目再添佳作——河艺戏剧系河北梆子《蝴蝶杯》沧州公演
9月24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承担的2023-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目——河北梆子《蝴蝶杯》在沧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公演。该剧由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蕙蘅主演,戏剧系张兰霞、王景雪等教师参加演出录制,沧州河北梆子剧团协同演出。学院副院长延凤宇、戏剧系负责人马海峰到现场观看了演出。
-
上党梆子《秦香莲》完成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陈素琴(剧目《秦香莲》)成功入选,也是山西仅有的4部入选剧目之一。经过前期筹划,9月24-25日天津基地(天影)录制团队来到晋城,在晋城市歌舞剧院剧场圆满完成上党梆子《秦香莲》录制,这是上党梆子首部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目。
-
梨园戏《陈三》之《小闷·大闷》入选2023—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演出公告
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是由中央宣传部指导、文旅部组织实施,纳入文化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国家重要文化工程。该工程入选演员以文华表演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为主,剧目均为代表本剧种的经典剧目以及本剧种独有的濒临失传的传统骨子剧目。自2021年以来,梨园戏《吕蒙正》、《朱买臣》、《陈三》之《小闷·大闷》3次连续入选,成绩斐然。
-
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河南曲剧《阿Q与孔乙己》《陈三两》在郑录制完成
由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排,曲剧名家杨帅学、刘青领衔主演的《阿Q与孔乙己》《陈三两》作为2023-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入选剧目于7月24日至26日在郑顺利完成录制工作。
-
2023年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在郊区大通镇新一村精彩上演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文化惠民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由铜陵市郊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铜陵市郊区文化馆、铜陵市郊区大通镇综合文化站承办,铜陵市艺术剧院演出的2023年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于3月6日在郊区大通镇新一村精彩上演。
-
-
武邑县实施“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文明乡风
近年来,武邑县实施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戏台、村民剧团设备设施的扶持力度,通过送戏下乡、种戏在乡、养戏为民,为戏曲的生存和传承培育土壤,武邑大地处处浸润在传统文化的芬芳中,培育起文明乡风。 送戏下乡,小戏台唱出大天地。武邑县在健全工作机制、落
-
国家京剧院在京剧像音像工程北京基地举办庆祝建院65周年系列活动
1月10日,国家京剧院在京剧像音像工程北京基地(人民剧场)举办庆祝建院65周年系列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出席并讲话。 李群对国家京剧院建院65年来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京剧艺术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肯定。李群强调,国家京剧院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
-
山西省晋剧院开展“双百工程”戏曲专场演出活动
1 1月6日,山西省晋剧院开展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戏曲专场演出活动走进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 本次演出由晋剧片段组成,并辅之以戏曲知识讲解与学生互动的形式。融翎子功、帽翅功、髯口功、水袖功等晋剧绝活绝技之集锦的现场表演,充分展示了中国戏曲的独有魅力。在传
-
黄梅戏《燕子归时》入选安徽省“五个一工程”
日前,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办公室公示了入选安徽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60部作品,当涂县黄梅戏《燕子归时》荣列榜单。 《燕子归时》以悠扬的黄梅曲调,清新质朴的舞台呈现,讲述大学生柳燕回乡创业, 因柳凤、柳燕姐妹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不同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