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昆曲文化建设
作为国家的演艺文化建设项目,“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已经实施了三年。应当说,通过各昆剧院团自身的努力,通过中央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共同的关心,也通过全社会对祖国、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在当代命运的关注,我们的昆曲艺术正处于一个生态调整、生存改
-
静心品味昆曲之美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万历末年传入北方后,戏曲界就有了“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说法,昆山腔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后世的许多剧种,包括影响力最大的京剧,都是在昆剧的基础
-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引起了林青霞对昆曲的浓厚兴趣
林青霞祖籍山东,生活在台湾,现住香港,以前的经历与昆曲毫不沾边,谁知去秋在北京观看了全本“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之后,竟引起了她对昆曲的浓厚兴趣。 去年10月初,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约林青霞同赴北京,为白先勇一手筹划的“青春版昆曲
-
昆剧名家蔡正仁
50年代他从苏州水乡来到上海,勤学苦练,在剧坛被誉为“小俞振飞”、“活唐明皇”;而今为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百年诞辰,他带病创排精品《桃花扇》,这就是——昆剧名家蔡正仁。 1941年7月出生的蔡正仁,吴江震泽人,系全国政协
-
多方关注,昆曲渐热
经过一周的激烈角逐,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日前落幕。昆曲如今人才辈出,观者踊跃,景况已不可同日而语。600年的昆曲,素有“百戏之师”的盛誉,曾独占我国戏曲鳌头达二百年之久。 2004年,文化部颁布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
贵族化的昆曲
上海演出12小时的《长生殿》和北京1.2万元票价的《牡丹亭》恰巧都在追求极至,虽然昆曲的典雅精美得以重现,但是昆曲的路却是越走越窄了。 撰稿/王悦阳 昆曲艺术,不仅是古代文人雅士、豪门贵戚所赏玩的舞台艺术,也曾出现过“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r
-
柯军昆曲专场座无虚席
空旷的舞台上,两把椅子和一张桌子组成一个简陋的灵堂。灯光暗下来,武松进入梦境,哥哥武大郎显魂出现在舞台上,看见弟弟百感交集……6月21日晚在南京朝天宫兰苑剧场,上演了著名昆剧艺术家柯军专场。身为国家戏曲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
-
“红楼”挖角昆曲“惊梦” 李沁出演少年宝钗
随着经典翻拍热的愈演愈烈,由浩浩荡荡的“红楼梦中人”海选开始,《水浒》《西游记》等尾随的全国选角行动,几乎演化成一场浩大的全国年轻演员“普选”。在这场“普选”中,不但各大影视学院成为提供新鲜血液的主力军,就连素来低调的戏曲
-
昆曲名角计镇华-昆曲改革要有度
20世纪上半叶的旧上海是一个繁华都市,戏曲、电影等中外各种艺术形式都在这里汇聚。当时京剧风行全国,梅兰芳、周信芳等“大老板”的社会影响甚巨,通常是锣鼓响处,万人来观。对这样的场景,幼年的计镇华并不陌生:“我小时候就非常崇敬梅兰芳他们,用现
-
中日合演昆曲《牡丹亭》歌舞伎《杨贵妃》在京首演
图为中日版《牡丹亭》剧照,坂东玉三郎扮演杜丽娘(左)。苏州昆剧院供图 5月6日晚,中日合演的昆曲《牡丹亭》在北京湖广会馆上演。“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舞台上幽幽吟唱的佳人,就是由日本的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扮
条件筛选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