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代表谈非遗戏曲:在传承中创新,呼唤新时代精品
中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地方戏,作为活态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地域民风习俗,为广大百姓喜爱。据统计,我国地方戏有300多种,遍及全国各地,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 新时代新征程。对于如何传承地方戏这些艺术百花园
-
孟小冬:红氍毹上的广陵绝响
孟小冬 红氍毹上的广陵绝响(上) 61年前,一出孟小冬的《搜孤救孤》在上海滩唱得万人空巷,引得川陕平津台等地的戏迷不惜重金坐飞机买黄牛票来听冬皇的戏;唱得50万元(旧币)一张的门票竟被黄牛炒到500万元一张,还买不到;唱得买不到票的戏迷为了收
-
人天大梦寄词章——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寓言精神
寓言精神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汤显祖在创作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热情,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他的戏曲创作具有强烈的寓言性。
-
戏曲,如何在全球化中焕生机 ——青年戏剧评论家的声音
戏曲如何处理新与旧,如何传承与创新,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获得更好的生机,是首届中国青年戏剧评论家西湖论坛的重要议题。与会评论家,或从戏曲的总体状况,或从各自所在区域的地方戏出发,都给出了有力的观点,而且颇有青年的新锐意味。 如果只有模仿,戏曲会怎样:
-
京剧之我谈
1。童伶预测:三科班中,以富社最为进展《三侠五义》演出成绩必佳。荣春社将排老生旧剧,成绩必超过去年。小生高继儒仍将登台,且能与小名旦合作。李金棠,黄荣俊嗓子将恢复。童净最红者,有三人,既戏校赵永泉,富社张元奎,荣府赵荣鑫。戏社赵玉民,林全培,朱
-
梨园绘景—富连成
富连成梨园规约 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 传于我辈门人,诸生须当敬听: 我辈既务斯业,须当专心用功。 以后名扬四海,根底即在年轻。 何况尔诸小子,都非蠢笨愚蒙。 并且所授功课,又非勉强而行。 此刻不务正业,将来老大无成。 若听外人煽惑,经久荒废一生。 尔等父
-
-
“大豫剧”是如何唱响的:具有深厚文化传承
在中国地方戏大家族中,有许多源远流长、魅力独具的剧种,昆曲、越剧、黄梅戏、川剧、豫剧等,可以列出一串很长的名字。但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这些剧种大都只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流传,变脸虽奇但不出川,昆曲虽美但不过江,黄梅戏虽俏但只存在于一定的区域。唯有豫剧不同,它虽是
-
-
乌鲁木齐:一家四代钟情音乐演奏
琵琶、钢琴、电子琴、古筝、小提琴、口琴、手风琴……家住乌鲁木齐市解放北路春风巷社区的刘幸福一家四代人,个个钟情于音乐,精通不同种类的乐器。正因为这样,他们一家被附近居民称为“音乐世家”,90岁的刘幸福坦言:“别人说我们是‘音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