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的源头在开封

曲剧曲牌源于宋兴于明而盛于清

曲剧是河南省的第二大戏曲剧种,剧种的形成虽然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但是它的曲调、唱牌、音乐却源远流长,主要是直接吸收、继承宋“鼓子词”(亦称“鼓儿词”)中“杂牌”小调的唱法,并由它构成曲剧声腔的主体。

继宋词元曲之后,明代盛行民歌,并逐渐与“鼓子词”结合。从明弘治十八年(1505)以后便在以汴梁(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带扎下根来,用明万历沈德符《顾曲杂言》中的说法就是“浸淫日盛”。曲牌名称繁多,如“点绛唇”、“桂枝儿”、“转调货郎儿”、“银纽丝”、“山坡羊”、“哭皇天”等有数千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也都有其基本定式,可以填写新的曲词,这就为鼓子曲的编剧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他们可以根据不同内容,选择适宜的曲牌,依照曲牌对字数、句法、平仄的要求填写曲词。明小曲的兴起“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口头传唱之不足,又益之以搜录成集“刊布成帙”,这就为后世积存了大量的资料。

自明弘治至清乾隆300多年间鼓子曲的传唱和发展,不仅在以汴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中盛传不衰,“……其势蒸蒸,大有与昆曲一争短长之势”。至清道光年间,时尚小曲已由民间向社会上层发展,“文人雅会也为之四座倾倒”。它何以有这样的力量,正如明人袁宏道所言“……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劈破玉’‘打草秆’之类……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过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但他的这个说法,尚不能从根本上解答民歌俗曲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真正原因所在,实际上,在我国封建主义将走向尽头时,资本主义因素的滋生,工商都会的兴起和繁荣,社会风气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引起“优伶戏剧……”的产生,他们是代表市民社会力量的一部分,在现存的“鼓子曲”《探情郎》、《王二姐思夫》、《云楼会》等剧内容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民主主义思想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明清时期民歌时调的产生,大部分作品都具有城市化的倾向,演唱的商业化,也必然要在经济发达的工商都市中进行。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开封,成为鼓子曲发生、发展的中心,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是这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新剧种在“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黄河在祥符决口”,开封大批鼓子曲友由禹县逃往南阳。有曲子圣人称号的汤印侯就曾说过“鼓子曲自开封来”。生于清末的南阳名曲友郑耀庭也说他幼年学曲子时,许多曲子抄本都是由开封传来的。南阳与湖北、陕西两省交界,为豫西南商业重镇,鼓子曲与当地的一些曲调糅合,促成了南阳大调曲子的形成。以后又传到洛阳,逐步由说唱形式转变成“跷曲”“高台曲”并有了角色的分工,群众就把这种戏剧化了的大调曲子,称为”小调曲子“,为曲剧剧种的正式形成揭开了序幕。
(本站编辑:欢欢)

曲剧在开封的优厚基础和曲剧团的成立

继清乾隆年间开封鼓子曲友的大流失之后,1938年开封沦陷,部分曲友再次外移。抗战胜利以后,许多曲友纷纷回到开封,曲剧演员李全浓于1946年秋在开封成立警钟剧社,在大相国寺永安舞台(火神庙)演出。同年洛阳程全保曲子班和郑州赵志安曲子班来到开封,三家联合组成同乐曲剧社,仍在相国寺演出,这就是开封市曲剧团的前身。开封解放后,改名为民众曲剧社,1956年5月12日正式改名为开封市曲剧团,主要演员有张新芳、刘道德、李玉林、张凤梧、李宝山、寇香菊,白雅泉等,主琴师蔡双河。凡是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走过来的开封戏迷,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们的。剧团还把大调曲子老艺人吴宗岑、谢克宗、曹桂芳、曹桂芬(曲剧老艺人曹东扶先生的女儿)吸收到剧团中来,使已失落的大调曲子在剧团的演唱中,曲牌(调门)更加丰富。他们演出的许多优秀剧目,《陈三两》、《钱塘县》、《搬窑》、《祭塔》、《红楼梦》、《小翻车》、《汉宫春秋》、《狸猫换太子》等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先后获得中南六省观摩会演和河南省戏剧会演的各种不同奖励。

在这里还应该特别提到的是:一个地方剧种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文人的参与,譬如传统剧目的整理和改编、新剧的创作、音乐唱腔的设计等,只有通过文人的辛勤劳动和与演职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推陈出新、创造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欣赏水平需要的新剧目出来。开封市曲剧团早期引进的王均善、霍林、高燕、曹桂芳等就是这样的一批人,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开封曲剧团很快成为一支具有坚强实力,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以演出大方、大气,唱腔韵味纯正著称的曲剧团,受到曲剧界的刮目相看,也从而带动了开封市周边各县以及一些乡镇曲剧团、社的兴起。

开封曲剧发展中的三座里程碑

《陈三两》、《槐树庄》、《狸猫换太子》三剧的演出可视作开封市曲剧团发展中的三座里程碑。《陈三两》原系民间说唱本《陈三两爬堂》,剧情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该剧对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做了无情的嘲弄和抨击,歌颂了陈三两这个被压迫、被污辱女性的高尚品德,是一部有现实意义的好戏。市曲剧团搜集不同地区传唱的4种脚本,由霍林同志取长补短,进行改编,作为献演节目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受到田汉同志及与会代表的好评,获得了一等奖。1959年经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再创作,摄制成了舞台艺术片,1960年5月向全国发行放映。电影《陈三两》由张新芳、刘道德主演,导演王岚、摄影王雷。这是开封市曲剧团的剧目首次搬上银幕,也是曲剧的首次搬上银幕,它向全国介绍了曲剧这个地方剧种,给观众留下了良好的记忆和印象,竖起了开封曲剧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

舞台艺术片《陈三两》改编和拍摄的成功,使曲剧团的主要领导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引进人才的重要性。先后从市歌舞团、省话剧团、豫剧三团、海政歌舞团接收了一些新同志,招收了几批学员。乐队还吸收了两个极富音乐天才的大学生。苏其刚同志就是其中对曲剧音乐研究做出了突出成绩的一个。他学生时代酷爱文艺,并拉得一手好琴。其实他所以要到曲剧团来,就是奔着那迷人的曲剧音乐来的。曲剧的乐器除了那把最主要的曲胡(坠胡)之外,还有琵琶、古筝、唢呐、笙、二胡、吐噜胡等七八种乐器和打击乐。曲牌也很多,但一些老乐手都是口传身受,很多人都不识谱。苏其刚进团之后,刻苦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他除了学会演奏曲胡、唢呐等外,从1964年起开始进行唱腔音乐的设计工作,他著有《河南曲剧坠胡演奏法》、《曲剧舞台音乐牌子介绍》、《河南曲剧唱腔调五十首》等,为继承、发展曲剧音乐优秀传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设计的剧目唱腔注重创新,主张用新的音乐手法来表现传统的曲剧唱牌。在上世纪70年代二次恢复曲剧团时,他力主把当时富于农村生活气息,颇受人民欢迎的故事片《槐树庄》改编为曲剧,并搬上了舞台。

曲剧《槐树庄》由寇香菊、李宝山、张凤梧主演,苏其刚、张振凡负责音乐设计,该剧演出时轰动全城,创连演200多场的历史最高纪录,可谓是开封曲剧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

1979年9月,开封市曲剧团改编的新《狸猫换太子》正式公演,在同一剧场连演7个月218场,观众达2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后由河南省电视台录成上下两集电视片,为开封曲剧团的成长和发展再竖里程碑。1984年开封地市合并,开封地区曲剧团、开封市曲剧团合并,名为开封市曲剧团。可惜的是两团合并以后,好景不长,随着剧团体制的改革和电视节目的普及,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曲剧团被撤销。

一群为曲剧献身的老艺人

曲剧团解散了,但人还在,心未散;同时开封还有一大批散居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曲剧玩友和醉心于曲剧的听众,他们不甘心曲剧的再次失落,当曲剧团被撤销之际,老艺人李宝山就出资买下了团里的戏箱,以民间组织的形式,活跃在开封城乡各地;寇香菊、耿长海、马振文、霍小庆等演员也不时出现在古城开封的一些不同场合进行演唱。更值得一提的是,以老艺人张百万一家和以申相玉为核心的曲剧玩友,一年四季在包公湖亭和汴京公园内演唱,让在开封有上千年历史的民歌小调,作为流行于汴梁古城的乡音继续在群众心底流淌,唤起无数群众对曲剧的失落表示出无限的惋惜和怀念。

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引领社会加快步伐向进一步的经济繁荣与和谐社会发展,戏剧作为繁荣与和谐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各方面的关注,2007年“七一”前夕,曲剧爱好者张廷栋夫妇发起组织开封市曲剧玩友会,它聚集了原开封市曲剧团的一大批专业骨干寇香菊、李宝山、李萍、史继珍、刘建新、周殿臣、苏其刚、翟渊民、王占青等演职、乐队人员。另外,还有李其光、张素芬等玩友,他们以顺河区民心社区“七一”晚会上的首场演出拉开了他们活动的序幕,在此后一年多里,他们坚持每周二、四排练,周六演出,酷暑寒冬、雨雪无阻,他们已整理出《陈三两》、《风雪配》、《卷席筒》、《马前泼水》《江姐》、《李豁子离婚》等新老剧目10多个,在街头广场为群众义务演出。他们还结合形势在抗震救灾、迎奥运等活动中,编写新词,上演一些新节目,丰富了群众生活,很受群众欢迎。

曲剧源出宋词,发端于开封,在开封有厚重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我市要做大、做强宋文化的今天,曲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