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产业方向寻踪

历史上,汉绣曾经名声大震,绣品供不应求,湖北省内各地购买或定制汉绣者,均会聚于汉口。汉口镇16世纪迅速崛起,到19世纪中叶已发展成为国内近代化仅次于上海的重要城镇。汉口镇的鼎盛,使得在这个地区生产的商品绣,不仅以“汉”命名,而且也因汉口镇的辉煌而名扬天下,形成了题材广泛、构思大胆、色彩浓艳、装饰性强、绣工细腻、极具楚文化遗风的刺绣艺术体系,足以与当时的苏绣媲美,并且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传世之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关史料表明,历史上汉绣艺人大都聚集在汉正街周边的街巷,主要是长堤街、大夹街一带,并形成了日后名噪一时的“绣花街”。在我们今天去寻访汉口绣花街时,它已经在历史的尘埃中消失(1991年旧城改造),仅剩下唯一见证过“绣花街”兴衰历史的万寿宫(现为武汉市第七中学)。

走访汉绣艺人,听他们讲述汉绣的过去和未来,我们感到保存并发展这一产业,应该成为我们这代人肩上的责任。

汉绣辉煌历史

作品很值钱

任本荣(武汉绣花街上汉绣第四代唯一传人):汉绣对于工艺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作品经过搓、揉、折、叠、洗、烫、晾之后仍然不能变形。比如汉绣的衣裙总要洗,经过多次洗涤,最后还要能当出去,这说明过去汉绣的东西很值钱。

黄圣辉(汉绣工艺大师):上世纪70年代后期,汉口的六角亭街办绣花厂在厂长胡绍珍的带领下,当地居民积极学习汉绣技法,很多家庭男女老幼全员参与到汉绣生产中来。当地居民因此也增加了就业、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并受到六角亭街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六角亭街办绣花厂向政府交税10%,街政府返利25%,去掉所有成本开支,每位家庭绣工每月收入可达到100元,而据统计当时国民平均收入每人每月只有30多元。由此可见,当时的汉绣产品很值钱,绣工在当时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客户都是腕

任本荣:在武汉戏剧用品厂担任领衔设计师期间,汉剧名角陈伯华主演《状元媒》、《柜中缘》、《宇宙锋》等多部剧目的戏衣,我都参与了绣制,陈伯华还曾带着这些戏衣到香港演出。也正是这一时期,京剧名家袁世海来汉演出,我为他绣制了一套“花脸”戏装。

刘培荣(盔头制作大师,也是原武汉市戏剧用品厂厂长):他们(京剧名家)都是定制私房行头,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尚小云都来明星戏庄找我们专门为他们定制盔头、戏装、鞋靴全套。尚小云还多次到武汉来专门指定我们为他们做戏装。尚小云为人大方,时间久了,我们都非常熟悉。有一次我去送货的时候,尚小云本来只需付40块大洋,结果他一高兴给了我们80块大洋。

黄圣辉:我们(武汉市民艺戏剧绣品合作厂)曾经给电视剧《红楼梦》剧组绣了剧装。《红楼梦》剧装中的彩线绣是在苏州绣的,盘金绣都是由我们厂做的。

区域也繁荣

任本荣:我的家族都在绣花街绣花,我对绣花街非常了解。老绣花街上有绣局、公司、学社、绣铺、商号、绣坊、作坊等,非常繁荣。1943年秋天,美军飞机把日本人的仓库炸了,结果顺带把整个绣花街给烧掉了。之后,商人又都回来,由于没有绣花街了,就都回到万寿街。有几十户人家做绣花铺,延续了老绣花街的产品。

刘培荣:汉剧和其他戏剧在民国后逐渐繁荣,许多剧团都来武汉演出,武汉成为戏剧的四大码头之一。因为客户关系网非常广,制作出的戏服品质有保证,所以我们(武汉市戏剧用品厂)生产的戏服不愁销路。

汉绣传承方法

建立艺术馆

任本荣:汉绣应该有一个平台供大家集中研究。我一直希望建立汉绣艺术馆,把所有的汉绣作品都存到艺术馆中,将来有人做汉绣就有参考资料了,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汉绣工艺传承下来。

融合创新技艺

任本荣:汉绣要把自己想到的东西绣出来,而不是拿别人印的画来绣。

吴琼(吴氏汉绣传承人):吴氏汉绣的创始人是从景泰蓝转行而来,我家的汉绣看起来和别家的汉绣有比较大的区别,这说明汉绣是百花齐放的。

张先松(荆沙汉绣传人):汉绣的艺术特色是“花无正果,热闹为先”。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汉绣可以和多种艺术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其他艺术如国画、雕刻等都可以为汉绣艺术的发展注入活力。

姜成国(汉绣实业家):现在的年轻人很愿意接受西方文化,而我们那一代人则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引导现代人接受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该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带动汉绣产业的发展。

汉绣实业探索

姜成国:我现在是自己开了一个汉绣工艺制作室,主要做戏剧服装。我认为汉绣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应该有人去做推动的事情。现在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民间艺术,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拓展我们民间艺术的机会,同时也是拓展我们(汉绣实业)生存的机会。

这些艺术家不仅用语言表达了对于汉绣艺术的理解,更是用实际行动为汉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年92岁的刘培荣依然关注汉绣产业的发展。任本荣1994年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汉绣的工作,坚守传承和保护汉绣的信念。张先松和黄圣辉除了进行汉绣创作外,还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汉绣设计师和工艺师,为汉绣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姜成国作为一个汉绣实业家,对汉绣的产业化进行了摸索。更让人欣慰的是,新一代汉绣艺术家杨小婷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汉绣产业未来的希望。杨小婷以其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文化修养,运用西洋画的绘画技法将人物肖像、山水风光、花卉动物在其创新的针法技艺下,绣制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形神俱备,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特别是她在刺绣过程专心致志、潜心创作的良好状态,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千年“闺阁绣”的重现。她创作出的新时代汉绣绣画艺术风格,丰富了传统汉绣绣品的种类,并为汉绣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