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铁梅”助阵豫剧新生力量
京剧名家、《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首演者刘长瑜昨日亮相省会郑州,为河南省豫剧一团实验艺术团暨郸城艺术团即将举行的汇报演出助阵。 该团将于16日至18日在省豫剧一团香玉大舞台演出三场。豫剧《杜鹃山》将京剧念白、京剧曲牌和豫剧唱腔结合,形式新颖;豫剧《朝
-
东华三院前晚在新光戏院举行慈善粤剧晚会
2008年6月6日,香港,为筹募免费医疗服务经费,东华三院前晚(6月4日晚)在新光戏院举行慈善粤剧晚会。何超琼和赌王何鸿燊三太陈婉珍及多位东华总理都有出席。何太表示一向喜欢看粤剧,最爱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等人,赌王则比较喜欢现代艺术。不过之前她有过唱英文版《帝女花
-
西关粤剧赛曲响人渐聚
后天,喜爱粤剧的市民千万别错过一场精彩的粤剧表演,一众从5岁到70岁的荔湾区业余演员及外籍爱好者将在上下九广场献上各自的绝活。同时,一个广场粤剧艺术展也将和市民见面。 这是目前荔湾区正在举行的“粤月好戏大家唱”粤剧曲艺月新作、节目大赛的内
-
宋云仙
宋云仙是山西平遥县人,1953年13岁的宋云仙随姨父郭云山(艺名十三红)学艺,又是晋剧教父高文翰先生的再传弟子,后拜晋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田秀英为师。先学小旦后改学小生,20岁便唱红平遥,随后调入晋中晋剧团主攻小生,她的嗓音宏亮宽厚,甜润婉转,韵味浓郁,
-
黄梅戏的美丽哀愁
到安庆桐城罗岭,就为了看严凤英,一个叫陈庄的小小山村,两进深的青砖瓦屋,严凤英童年在此住过六年,她的乳名就叫鸿六儿。鸿六儿,一个眼睛清亮如露水的小丫头,赤着脚在菜籽湖畔龙眠山下打猪草、看花灯,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黄梅调。 黄梅树,是南方的植物;黄梅调
-
“花腔女高音”的著名越剧戚派嫡传弟子出专辑
被誉为“花腔女高音”的著名越剧戚派嫡传弟子金静演唱的《金声雅韵》戚派经典唱段专辑,昨天正式出版并上柜发行。这套8碟装CD分为4碟原唱和4碟伴奏带,是对戚派艺术进行的一次最完整的系统整理。专辑收录了恩师戚雅仙的《白蛇传》《血手印》《玉堂春》《玉蜻
-
即时播报记者快讯:第二届越剧艺术讲习班今天下午开班
为在新百年越剧艺术发展中,继承前辈越剧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和宝贵艺术经验,加强各地越剧院团相互学习,交流切磋艺术,不断提高青年越剧演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剧种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二届越剧艺术讲习班将于今天起至19日在上海青年会宾馆举行。届时参加讲习班的学员来自
-
昆曲离我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远
事实上,即使在古代,昆曲也始终是一门高雅艺术。首先得由大才子来写戏,台词句句美好典雅,现在随意拉出一段来看,就是口齿噙香的诗情画意。唱腔亦十分绵软宛转,清丽动人,对我们这些听惯电子音乐的耳朵是别样的洗礼。至于《红楼梦》里着意描写的家养戏班子情形,更描足
-
既没昆曲高贵更没京剧华丽 风吹花落黄梅静
安徽有二黄:一为黄山,二为黄梅戏。但,黄山的盛名衬得黄梅戏分外低调。也是,黄梅戏,它既没有昆曲的高贵,更没有京剧的华丽。它注定是清冷的,寥落的。 曾经的黄梅戏,不过是源于安庆地区的地方小调,地垄田头间的消闲之物。人们农活累了,把身体斜倚于锄柄,哼
-
著名评剧演员王冠丽:茶通六艺亦通情
对于王冠丽,我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偶然一次听到她的京韵大鼓的唱片,不懂曲艺的我被她一曲《丑末寅初》深深吸引,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听,竟也陶醉其中,听出了一些韵味和感觉。“丑末寅初,日转扶桑”……王冠丽将这段京韵大鼓的经典唱段演绎得灵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