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孝慈:让更多人惊叹京剧之美
兴之所至,黄孝慈给记者唱起了《白蛇传》“游湖”选段:“莫让我望穿秋水,想断柔肠!”眼神一转,余音绕梁。“水袖这么一甩,胡琴这么一弓,白蛇的美让人醉倒。”这位已过六旬的江苏省京剧院名誉院长,谈及京剧之美,眼睛透亮:“她
-
“京剧脸谱”
9月19日,一位参观者从展洽活动现场的“京剧脸谱”布质挂件前经过。当日,全国妇女“市场带千村”项目推进暨手工制品展洽活动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妇女代表前来展示和推介自己的手工制品。
-
“京剧寻根之旅”启动 梅花奖得主月底啸聚黄山
“程大老板(程长庚)所在的三庆班进京时唱的就是徽剧。”在昨天的“京剧寻根之旅”新闻发布会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谈起了徽剧进京后融合其他艺术最终形成“国粹”京剧的过程。9月27日至29日,“京剧名家寻根演唱会”、&
-
《妈祖》展示京剧魅力 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奖
由天津京剧院根据海内外广为流传的妈祖故事编创演出的京剧《妈祖》,荣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该剧生动刻画了林默娘医病救难、扶危济困、甘愿自我牺牲的感人形象,热情颂扬了妈祖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剧主题昂扬
-
兰州筹建秦腔博物馆引关注
自2007年3月,兰州秦腔博物馆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随着本报的先期报道被大量转载,全国各媒体对兰州秦腔博物馆筹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秦腔网、《中国经济报》、《华商报》等媒体先后作了相关报道。 近日,《华商报》关于兰州筹建首个秦腔博物馆
-
秦腔艺术周即将启动 免费赠票拨85520555咨询
为保护和发展秦腔艺术,让古城广大秦腔戏迷在炎炎夏日中一饱耳福,一场名为“2007曲江秦腔之夏”、以秦腔艺术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周活动将于本月26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和谐广场拉开帷幕。届时,李爱琴、肖玉玲、全巧民、李东桥、李梅、侯红琴、齐爱云、李娟等
-
老剧本、老照片、新“宝典” ,秦腔博物馆喜获无价宝
我省著名剧作家范克峻亲手把自己珍藏多年的16本《陕西传统秦腔剧目汇编》以及部分珍贵的老照片,无偿捐赠给了兰州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汇编中记载的大小300多部秦腔剧目中,部分已经是失传已久的传统剧目,筹备办公室负责人李智称其填补了博物馆展览项目中的空白,实
-
民族艺术-秦腔
目前,除有甘肃省秦腔专业剧团外,各地、州、市、县均有专业秦剧团或秦剧宣传队,秦剧已成为全省人民喜爱的唯一剧种。 丝路花雨甘肃省歌舞团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了不少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其中,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古代艺术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以其
-
彭阳农民吼着秦腔说法普法
“二女户节扎奖励大,自觉自愿得四千八,养老保险双五百,子女免交学杂费。”“九月九来九重阳,七十老人看夕阳,腰鼓打得咚咚响,小曲乱弹经常唱。”这些段子不是文人的创作,也不是商家的广告,而是宁夏彭阳县新集乡峁堡村村民自编自演的秦腔唱词。
-
七旬夫妻迷川剧 听戏会友上了瘾
家住大溪沟人和街的林开泰夫妇,与川剧结缘近七十年,每周三,夫妻都会到位于七星岗的川剧戏友协会,与两百多名川剧戏友“约会”。昨日,戏友协会成立五周年,林开泰夫妇如约前往庆贺。 “五年了,除生病住院一个月,我和老伴每周三必到,风雨无阻。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