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派
余派唱腔,多方面体现着我国戏曲传统的精神法则和审美理想,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而著称于世。醇厚的韵味和典雅的风格是余派的主要特色。 杨派既出于余派,又大大有别于余腔唱腔。其唱腔、唱法,纯以韵味取胜,避开了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
-
昆曲剧目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
-
京津冀河北梆子票友演唱会举办
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票友演唱会近日在北京唱响。 演唱会由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主办,中国京剧艺术网、北京群众戏曲评论学会承办。此次活动采取文化部门牵头、三地河北梆子名家名票参与、专业机构与民营企业联合运作的模式,旨在展现京津冀票友的艺术风采
-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名伶“别称”与“雅号”
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末民国名伶们的别称与雅号,虽然不是梁山好汉,但是比梁山好汉的绰号更加精彩。 谭鑫培母胡子 大家都知道谭鑫培有谭贝勒、小叫天等别号,不过谭鑫培初登台之时台下观众辄报以倒好,群呼为『母胡子』,以为讥讽;至其为内廷供奉,声价日高也,又有以『谭贝
-
“2015国家精品剧目成都演出季” 大型史诗黄梅戏《小乔初嫁》上
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5国家精品剧目成都演出季,昨日推出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打造的新编三国题材大型史诗黄梅戏《小乔初嫁》。今日19时30分,该剧还将在成都西南剧院上演。 《小乔初嫁》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兵犯东吴,东吴任命周瑜为兵马大都督,曹操施反间计,声
-
大型现代抗战黄梅戏《黄湖谣》走进松江大学城
宿松县黄梅戏剧院新创大型抗战剧《黄湖谣》走进上海松江大学城黄梅戏系列活动将于11月9-10日在松江大学城剧场举行,活动得到了松江区人民政府、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此次活动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尝试;同时为进一步打造践行文化立县的
-
黄梅戏《半个月亮》升起来
10月12日、13日连续两晚,首部表现抗日题材的黄梅戏《半个月亮》在安徽大剧院隆重上演,该剧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精心打造,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也是第二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之好戏大家看系列展演展示活动的又一场重头戏。 黄
-
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
-
角色行当
河北梆子的表演行当自剧种诞生以来就比较齐全。它早期的行当分类情况与山陕梆子基本相同。到清光绪中叶,特别是梆簧“两下锅”后,它的基本行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河北梆子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生行分胡子生、小生、武生。胡子生在生行之中占首
-
戏者,细也!——品琼剧老艺术家们的演戏细节
评价一个演员会不会演戏,怎么看?说白了,就是看细节,细节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一出戏早已让人熟烂于心,却还有人在反复翻看的原因之一。我感觉,细节这东西是越品越带劲的,最后品着品着就会发现演员和戏中人物有一种曲也通意也通的默契感。 我曾听闻过这么一个趣事,郑长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