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茗楼里听评弹 品味旧时光里的好消遣

一百多年前,天潼路一带码头仓库众多,又与北京东路商业圈一河之隔,商贸旺盛,而各方业主的洽谈场所大都选在茶楼。所以,这一带伴生了大量茶馆,为了留住客人,提助雅兴,茶馆一般多和书场共处。这些茶馆中最有名的便是坐落在天潼路、福建北路口的“玉茗楼书场”。

    前世

  1886年,玉茗楼在老闸桥堍东侧一排旧式楼房最南两间(今福建北路2号)的楼上开设了。茶楼兼书场,书台上放着古式状元台和摆脚凳,台下放置板凳与八仙桌,大约有两百个座位,听众围桌而坐,边喝茶,边听书。当然茶客们也可以交谈私事,因为评弹是淡雅清幽的,就像是现在餐厅的背景音乐。楼下则是浴室和点心店,睏了可以在浴室里小憇,饿了叫一客小吃。周而复始,可以打发一天的时光。这座茶楼取名玉茗楼,寓“金枝玉叶,香茗合璧”之意,把书场和茶馆都说到了。书场以苏州话与弹词为主,每天早、中、夜三场。所聘的多为江浙沪评弹名家,听众慕名而来。历代名家响档均曾在玉茗楼演出,擅说《白蛇传》的杨小亭、擅说《玉蜻蜓》的周月泉、擅说《三笑》的徐云志等均数次来此。时间一长,书界就有了“若要出名,先进玉茗”的说法。

   1956年玉茗楼公私合营。1958年玉茗楼搬迁至天潼路791号。这里原来是河北大戏院,1945年建的,以演越剧为主。玉茗楼书场设在二楼,还是早、中、夜三场,不过茶楼已不像茶楼了,一排排木板座位,成了正经八百的演出场所。“文化大革命”期间,书场关闭,改为闸北区图书馆分馆。1983年书场恢复营业,改为日夜两场。

   改建后的玉茗楼书场,从外表看普普通通,进入场内沿楼梯拾级而上,走进拱门,才显出山水:紅漆雕花的木柱,带着吊灯的吊扇,精巧宫灯的幽幽灯光,映照着四壁的淡雅水墨画,书台和木椅蒙着粉藕色锦缎,木板座位换成了四百张深棕色的藤椅座。全然一副古色古香的老书场模样,百年老书场得以恢复“春申第一楼”的独特风情。

    改建

    2014年上海评弹团和宋园茶艺馆签订共建协议。

    现状

  上世纪90年代,玉茗楼书场因市政动迁而迁移至宋园茶艺馆。尽管近几年物价上涨提速,但宋园仍坚持着10元一张的公益票价。为了传承评弹艺术,闸北区文化局自2014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书场进行政府补贴,不但评弹书场可以做下去,接下来还有茶艺培训、健康讲座等陆续推出。把宋园的特色项目与区文化配送中心的“文化五送”结合起来,把茶艺、评弹送到社区,学校、部队、企业和园区去,给老百姓最大的实惠。内容整理自《北大门的前世今生》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