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凤琴谈秦腔现状

戏曲这个行业,我不敢说不养人,但客观地讲,观众群日趋萎缩,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够。尤其是当下,连学生都收不上。演员普遍收入较低,生活过得比较清贫。之所以形成现在的局面,原因我想是多方面的。

  一、演出水平下滑。

  过去的老前辈,会戏都很多,比如演正旦的,基本要把所有旦角的戏都能拿得下来;演小旦的,所有的小旦戏都要学会,随时需要随时就得上去。不可能今天给谁派个角子,演员说“我没学下”,绝对不敢这么说,这么一说饭碗就没了。不但要会,而且要精,竞争残酷而激烈,演员迫于生计,不得不下苦功夫。

  现在的条件比过去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但是咱们的演出水平在进步吗?没有,反而越来越退步。尤其是一些青年演员,练功、学戏不肯吃苦,会的东西自然越来越少,水平也越来越差。

  二、传承断档。

  秦腔以前有那么多的剧目,现在唱的还有多少?前辈总结出那么多的演出经验,保留下来的还有多少?天天说传承,传承什么?怎么传承?就是要老师“传”,学生“承”,通过学习把老师身上的东西学习继承下来。

  作为后辈,要想有所提高,免不了要向前辈虚心求教。在过去,像我的父辈们要想学一出戏,还要天天给老师端茶、提戏箱,伺候得好,老师高兴了,才有可能教给你。但咱们现在的情况好像是颠倒过来了:老师寻着给学生教,有些学生还不好好学。换一个角度讲,咱们现在缺乏的就是尊师重道的精神。

  三、急功近利。

  许多年轻演员,平时不下功夫,不想着扎扎实实学几个折子戏给自己压压箱底儿,遇到机会时再拿出来加工、整理、提高、升华。一听说要举办大赛,这才开始学戏,但又不能静下心来好好钻研,到了比赛前才着手找导演、找剧本,临时抱佛脚,到了参赛时甚至连角色都没有吃透,唱腔都没有练熟,这种情况非常多见。

  要做想好一件事情,必须潜下心来,要耐得住寂寞。

  四、漠视传统,好大喜功。

  过去的老艺人,运用戏曲固有的表演程式,就能在舞台上成功塑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传统的布景、道具都相当简单,就是一桌二椅,观众并不会觉得不真实,因为这完全符合戏曲的写意化特征,最终打动观众的,是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艺。现在花一、二百万乃至七、八百万搞的所谓大制作,把各种写实性道具,甚至真马、真水都搬上舞台,令人啼笑皆非。一参赛,一获奖,啪——,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些新创的服装道具,用完以后就成了一堆垃圾,放都没处放。排演新戏并没有错,但是花大钱排出来的参赛剧目观众不认可、看不上,不能不说是我们戏剧人的悲哀。

  用投入一个大制作所花的经费,能排出多少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啊!为创编新剧置办的行头,就这一个戏能用,换其他的戏一件都穿不成,等于是废品;但是购置一套传统剧装,只要是同一个行当,你放到哪一个戏里都能穿。咱买一件黑褶子,王宝钏能穿,王春娥能穿,秦香莲也能穿;一件红褶子,只要是小旦,啥戏都能穿,完全是通用的。投入又少,观众又爱看,何乐而不为呢?

  戏曲的不景气,我觉得和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政府方面,还是应该好好把握一下。
五、体制问题。

  沿袭旧的体制,演员缺乏敬业精神,演出积极性不高,没有活力;但是一夜之间要打破大锅饭,完全推向市场,搞自负盈亏,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现在是进退维谷。传统戏曲该何去何从,我也感到迷茫。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