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青苑川剧团

台上,天青苑川剧团的演员们正在演出大幕戏《武则天》,台下容纳400人的剧场坐得满当当的。这些观众都是来自城区各地的老人,也不乏年轻人的影子,他们或摇头晃脑地跟着小声哼唱,或笑容满面地享受着川剧带来的快感与乐趣。
这天是2012年2月5日下午。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绵阳城区铁牛街社区天青苑川剧演艺中心出现。
从2006年6月成立以来,绵阳天青苑川剧团将正在淡出的川剧重新搬上舞台,面向普通大众公开演出,从传统的大戏,到经典的折子戏,再到新创的现代戏,天青苑川剧演艺中心成为绵阳市民心中熟悉而亲切的“戏窝子”。
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间文艺团体日渐活跃。绵阳民间向来藏龙卧虎。近年来,我市各种艺术团体名气越来越响,已经成为我市文化队伍中的生力军。在舞台,在公园,在社区,在大街小巷,在田间地头……民间文艺团队在传播着快乐,传播着爱。
真正的艺术家是深深植根于家乡的土壤的。为了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为了打造绵阳精神名片,我们的民间艺术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是他们,让大地有生机,让生命有质量。他们,是我们的邻居、同事、亲朋,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身边的民间文艺团体,见证他们的成长,深入他们的内心,聆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美妙。
你们有文艺表演绝技?欢迎你们,绵阳晚报为你们提供表演的舞台。
你们喜欢哪些民间文艺表演?欢迎你们来晚报一抒胸臆。
展示民间文艺,欢乐我们大家,繁荣绵阳文艺表演事业,绵阳晚报《绵州大舞台》即日起与读者见面。也从即日起,晚报与您约定:在晚报文娱版定期展演绵阳精彩文艺节目,咱们不见不散!
“二码头”的戏园子
天青苑川剧演艺中心所在地,是原绵阳人民剧团。几十年过去了,人民剧团早已成为一个有关川剧的记忆。
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川剧在省内地位同样重要,从剧本到演员队伍,再到理论研究,在四川省内首屈一指,有天府川剧“二码头”之称。但从2000年开始,绵阳川剧的昔日辉煌不再,戏迷们要想看一场川剧演出,几乎成为一种奢望。
2006年初,铁牛街附近一个垃圾场引起了现天青苑川剧团团长周永秀的注意。她并不知道,这块垃圾场,曾是创造并见证了绵阳川剧辉煌的原绵阳人民剧团所在地。
周永秀当过民办教师,有经商、打工的经历。看中这个垃圾场,她只是想改造出来修建一个茶园,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
“这里是不是要修剧场?”在清运垃圾的时候,不断有老人来问,他们都是川剧票友。周永秀是个有心人,对这个群体进行了统计,“一共有800多人,都是川剧的痴迷者。”
周永秀改变了当初开茶园的初衷,投资修建了一个简易剧场,一边经营茶园一边演川剧。这个举动得到了文化部门的支持,绵阳市文化馆还赞助了舞台。但请演员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一个不懂川剧的人经营剧团,不可能做起来。”
“待遇不会太差,每人一间宿舍,吃饭有伙食团。”这是周永秀给演员们做出的承诺,她知道,很多“火把剧团”虽然在演出,但往往是演几场就搬一次台口,舞台就是演员的床。让人感动的是,很多戏迷们也主动上门,给退休的演员做工作,请他们“出山”……
诚心之下,绵阳的退休演员来了,射洪、成都的演员也来了。2006年6月10日,天青苑川剧团正式演出。
从几十年前的人民剧团,再到天青苑川剧团,川剧“二码头”的“戏窝子”再度走进票友的生活,成为绵阳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
“戏园子”的快乐与心酸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2006年的火热天气,让天青苑川剧团遭遇“问世”以来最大的打击。
2006年夏天,绵阳的天气异常炎热,而剧场内简陋的设施,让很多喜欢听戏的老年人望而却步,“当时,每天只卖出去几十张票,连最基本的水电费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说演员的工资了。”
当初成立剧团,周永秀希望通过“以茶养戏”的方式,让老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川剧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川剧这门独特的文化遗产也由此得到有效的传播与保护。
但是,现实的尴尬,让周永秀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甚至萌生退意,想解散剧团放弃川剧演出。
就在那时,戏迷们向周永秀伸出了援助之手。当时,戏迷乔远河、江正光等人成立了戏迷协会,会员们自发捐款,补贴演员工资。而由于待遇降低,造成演员流失,戏迷们又凑钱,让周永秀用于请演员的前期开销……
难关一个个解决了,“以茶养戏”基本能够维持剧团的运转。而由于常年坚持演出,天青苑川剧团在省内也是名声鹊起,吸引了周边德阳、安县、重庆、遂宁等地的戏迷前来。
然而,2008年的地震,再次给天青苑川剧团造成致命一击。
剧场跨了,周永秀再也没有继续开办剧团的信心。但是,还是不断有戏迷前来,绵阳市文化馆馆长温芬也劝她,不要轻易放弃……
“如果重新修建剧场,至少需要40万的资金。”剧团开办以来,一直亏损,当时的周永秀身无分文。看到戏迷们真诚的期盼,她咬着牙关四处借钱,而戏迷们再次伸出援助之手,你5000、他10000借钱给她,温芬带着她四处跑材料,绵阳市艺术剧院从灯光等设备上给予支持……
2008年9月5日,绵阳天青苑川剧团恢复演出,蒋淑梅、丰厚盛等省内著名的川剧演员也前来登场演出助兴。
“有苦有乐。”即使2011年川剧演出亏损近20万元,但周永秀却认为自己的选择没错,“戏迷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收获。”“抢”出来的
文化成就感
今年春节正月初二下午,“欢欢喜喜过大年·绵州之春大型广场文艺周”活动在铁牛广场启动,承担演出的是天青苑川剧团。第二天上午,演员们赴涪城区龙门镇送戏下乡,下午又在城区铁牛广场演出。
“演员们节日的奔波,换来的是市民节日里的乐趣。”而像这样的演出,从2009年以来,在天青苑川剧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城区的市民可以到演艺中心听戏,农村的群众怎么办?”2008年10月,天青苑川剧团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下乡演出,涪城区龙门镇的观众拉着演员不让走的场景,让周永秀眼角湿润了。
“在农村,很多老人都是听着川剧长大的,但是有很多人已经20年没听过川剧了。”就是那一次下乡演出之后,周永秀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走出去,送戏下乡。”2009年春节初二,天青苑川剧团来到安县秀水镇。还是“以茶养戏”的模式,接连演出了一个月,由于农村群众的消费低,最终的结果还是亏本,但看到戏迷们脸上的笑容,周永秀认为这一切都值了。
此后,天青苑川剧团先后到北川、江油等地,到现在剧团的演出已走遍了全市除平武外的所有地方。
2011年11月3日,天青苑川剧团应崇州市元通镇政府的邀请前去进行3天的驻场演出,《穆柯寨》等剧目受到群众的欢迎。根据计划,下一站是什邡市,但在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彭州市濛阳镇的戏迷们开着车赶了过来,而元通镇的戏迷又不让走,无奈之下,剧团加演了半天。到中午,濛阳镇的戏迷强行把演员拉走,在濛阳一演就是半个月。后来,什邡的戏迷说什么也不答应,将演员“抢”走了……
原定外出演出半个月时间,却因为戏迷的热情而延长到两个月,直到12月31日才返回绵阳。回来不久,天青苑川剧团又收到了什邡戏迷的邀请,而重庆的戏迷在春节期间也赶到绵阳,希望剧团能到重庆演出,“有人看,有人关注,这是最大的欣慰。”
戏迷的热情,让周永秀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去年送戏下乡演出446场,今年争取突破500场。”这是周永秀今年制定的下乡演出目标。为充实演员队伍,她从成都、重庆等地引进4位优秀川剧演员,并计划将演员分为两组,一组在天青苑川剧演艺中心演出,另一组则坚持开展送戏下乡,辐射的范围从绵阳扩大到全省和重庆的部分地方,“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看到川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