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学生都超过我

 


 

 作为楚剧一代宗师沈云陔先生的传承人,张一平是众多楚剧迷们最熟悉的演员。她表演的《白蛇传》、《九件衣》、《巧断绣鞋案》、《马前泼水》等沈派经典剧目清新、脱俗,在创作剧目《养命的儿子》、《穆桂英休夫》中也有出色表现,以深沉细腻、含蓄凝练的表演多次荣获文华表演奖、曹禺戏剧奖等多个重要奖项。日前,记者联系到身在北京的张一平得知,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她依然活跃在楚剧教学第一线,甚至小外孙也要和她的学生抢时间。

  张一平说,退休之后自己的生活重心依然是楚剧,每年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帮女儿照顾孩子。“3月才到北京,5月又回武汉帮福星楚剧团排戏,带外孙的时间都要看排戏的情况而定。”

  在北京不用教戏,但张一平也没有放松自己的要求。每天她都会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练习唱腔和身段,“我还要教学生,自己身上没有功夫,怎么给学生示范?”一有空闲,她就出去看戏,“全国最好的地方戏都会到北京演出,我去看这些戏,都是学习。”茅威涛演出的越剧《梁祝》,用秦腔演出的《中国戏曲服装展示》,都给了她很多启示:“每次看到人家好的地方,我都在想,哪些也适合楚剧,楚剧能不能学一学?”#p#分页标题#e#

  向其他剧种学习的习惯,源自沈云陔大师的影响。张一平回忆,当年沈先生常说,楚剧是个年轻的剧种,诞生的时间短,向其他剧种学习是最好的进步。“沈派的《马前泼水》是受到昆曲的启示,《杀狗惊妻》学的是川剧的题材,这些剧种都丰富了楚剧表演形式。”牢记着恩师的教诲,张一平演出的《昭君出塞》、《哑女告状》等剧目,也吸收了京剧、淮剧等剧种的精华。不仅如此,在《送友》的表演中,张一平也将沈派唱腔中融入了关派的优点,富有独创性。

  张一平强调,学别人的优点,也不能忘记楚剧的根本。“楚剧的特点就是贴近观众,生活气息浓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她回忆,当年她演出的《养命的儿子》进京演出,观众和专家都对剧中“数罗汉舞”一折津津乐道:“他们都说,这是最有味道的东西,一看就是湖北味儿!”因此,近年武汉市楚剧院排演《三月茶香》、《回家过年》等剧目时,她不仅为夏青玲等青年演员们说戏,也对剧目的艺术特色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在继承上有创新,不能躺在老的荣誉上过日子!”

  眼下,张一平一边哄着小外孙,一边还在筹划着回汉后为武汉市楚剧院青年团的演员们传授《马前泼水》。她说,这部戏夏青玲、沈丹等几代演员都学过,现在青年团又是年轻的一辈,“只要观众需要,青年演员需要,我们这一辈义不容辞。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我的学生都超过我,那样楚剧才有希望。”#p#分页标题#e#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