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独家策划 有些“经典” 可不敢乱改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网上发起了“红色经典”电影回顾。1955年底上映的《平原游击队》,让“双枪李向阳”的名字家喻户晓;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一个苹果的故事”,中国几代人耳熟能详。 鲜为人知的是,《上甘岭》中连长张忠发的人物原型和《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人物原型依然健在。“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虽然在1971年病逝后安葬在沁阳市烈士陵园,但他清白的家风却被后代传承。

    为了重拾光影下的记忆和揭秘英雄的非凡人生,在这个红色7月里,东方今报《非常档案》推出《寻访红色经典电影人物原型》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系列之四《有些“经典”  可不敢乱改》。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荧屏出现了“红色经典”改编热,《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双枪李向阳》、《洪湖赤卫队》、《江姐》等几十部根据经典电影改编的电视剧登陆荧屏。有的改编得较为成功,《洪湖赤卫队》就创下2010年央视电视剧收视新高。而有的则颠覆了人们记忆深处的英雄形象,招致观众的不满,有的还引起了官司。

 

    □东方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图, 红色经典的魅力

 

    作为电影《上甘岭》中连长张忠发的人物原型,张计发对一些红色经典电影百看不厌。 除了《上甘岭》外,张计发还对《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林海雪原》、《狼牙山五壮士》等战争题材的影片厚爱有加。这些影片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中长篇小说基础上创作的,影响了几代人,一些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流传至今。  建党90周年前夕,网友评出5部最经典的红色电影,它们分别是《南征北战》、《上甘岭》、《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和《小兵张嘎》。

    1952年上映的《南征北战》位居首位。网友对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的评价是:“电影节奏处理颇具匠心,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帖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小兵张嘎》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1963年影片上映后,影响深远,70后至90后都有它的不少粉丝。张计发告诉记者,看这些电影很过瘾,一些情节让人荡气回肠,经久不忘。现在,让他纠结的是,一些红色经典被改编成几十集的电视剧,人物形象改变了,故事情节也做了扩充,没有以前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张计发的感受,折射出的是“红色经典”电影的改编之惑。

 

    经典改编遭遇官司

 

    199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电视部、北影音像公司等联合将冯志的原著《敌后武工队》改编成20集的同名电视剧,标明是反映“燕赵儿女浴血奋战的真实故事”。剧中,武工队攻打保定南关,贾正抽出大刀,向前冲锋。突然,一颗炸弹飞来,贾正壮烈牺牲。 剧中贾正的人物原型是著名的抗日英雄贾正喜,他生活在河北保定农村。电视剧播出后,周围的人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再也没人邀请他去作报告了。为了给自己正名,83岁的贾正喜,将电视剧制作方告上法庭。小说原著作者冯志的遗孀苑沙女士证明:“冯志写的《敌后武工队》中的贾正就是贾正喜,改编后的电视剧反映贾正被炸死,纯属子虚乌有。”

    2004年3月24日,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电视剧制作方赔偿贾正喜20万元。此后,双方都提起了上诉。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制作方赔偿贾正喜5万元。

    与贾正喜相比,杨克武更是感到窝火。

    2003年,30集的电视剧《林海雪原》播出后,杨子荣的养子杨克武看后非常生气,电视里的杨子荣不但有了情人槐花,手下那些战士简直就像土匪。因为一件小事,杨子荣还在雪地上埋下竹签,报复苏联战士。2004年10月,杨克武以电视剧侵犯了杨子荣的名誉权为由,将制作方告上法庭。一审法院作出了驳回杨克武起诉的裁定,杨克武不服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也作出了驳回杨克武起诉的终审裁定。

 

    “红色经典”的“底线”

 

    2004年被称为“荧屏经典年”,有近40部“红色经典”电视剧列入规划批准立项,共约850集。

    正在上映和即将开拍的“红色经典”都加入了当代时尚元素,正在拍摄的《红色娘子军》竟宣称是一部“青春偶像剧”,而吴琼花与洪常青之间的情感纠葛成为电视剧的主要卖点。 鉴于戏说“红色经典”之风愈演愈烈,2004年4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中说,“红色经典”是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而创作的,影响和鼓舞了几代人。近期,一些电视剧制作单位将《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红岩》、《小兵张嘎》、《红日》等“红色经典”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有的电视剧播出引起了许多观众的议论,甚至不满和批评。有的在改编“红色经典”过程中,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过多情感纠葛,强化爱情戏;在人物造型上增加浪漫情调,在英雄人物身上挖掘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谓的人性化,使电视剧与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 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省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红色经典”剧目的审查把关工作,要求制作单位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绝不允许对“红色经典”进行低俗描写和杜撰亵渎。

    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研究员惠萍说,“红色经典”是指有些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经典,它属于那个特殊时代,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具体是指产生于1949年至1966年之间的一大批长篇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即《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和《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传统英雄的“个性标签”

 

    “不许动,我是李向阳!”这是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经典台词,至今仍有很多人记忆犹新。

    李向阳的故事有四个版本:摄于1955年的黑白原片《平原游击队》;摄于1974年的重拍彩色片;1974年上映的京剧电影《平原作战》;2007年改编的电视剧《双枪李向阳》。 四个版本中,1955年的《平原游击队》堪称经典,一提起李向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扮演者郭振清那冷峻的脸庞、坚毅的目光。而《双枪李向阳》中,张嘉译饰演的李向阳成了一个既狡黠精明,又带有草莽气息的传奇英雄。在整部电视剧中,无论是炸军火库、阻止细菌战还是大攻城,李向阳没有一项任务能顺利完成,有时甚至要借助“土匪”的势力才能化险为夷。

    另类英雄的出现,是对“高大全”的一种审美颠覆。对于这种变化,有的观众欣然接受,有的观众在质疑细节。

    《平原游击队》的编剧申捷认为,大多数抗日经典电影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主人公的形象都很正面。但李向阳不同,他是一个传奇人物,融合了民间智慧,既武艺高超,又能坦然地面对敌人。他在写剧本的时候,让电视剧多了点轻喜剧的色彩。

 

    有继承的创新才能双赢

 

    改编的“红色经典”中,也不乏好评如潮者。

    拍摄于1961年的电影《洪湖赤卫队》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剧中赤卫队队长刘闯、党支部书记韩英等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去年,根据90分钟的电影版翻拍的28集电视剧《洪湖赤卫队》,创下央视年度电视剧收视新高,搜狐网络点击率则超过3000万次,网评火爆。甚至被专家们认为是“近年来红色经典改编最成功的一部”。 而电视剧《洪湖赤卫队》,也基本遵照了经典歌剧和电影的故事框架,韩英、刘闯、彭霸天等经典人物都在剧中原样保留。在革命斗争主线外,增加了多条副线,该剧增设了“渔霸”谢十三等新的角色,使故事得到有效的充实。不过剧中也增加了韩英与张副官之间似有若无的情愫、最终张副官为救韩英而壮烈牺牲的情节。

    去年,继《洪湖赤卫队》之后播出的电视剧《江姐》的收视率也节节攀升,引发网友热评如潮。有网友发帖说,重拍“红色经典”是对红色原著的激活和重建,有利于新的历史背景下红色原著的传播。“红色经典”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于这一类作品现代人如果要利用,那只能是诠释,不可能翻新。

    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曾庆瑞认为,乱改乱编的实质就是“种种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现象的激进解构”。

    而人民日报也在评论中称,改编作品,应该在充分吸收原著精髓的基础上有所取舍、有所创新。

 

【网络编辑:李鹏勋】
#p#分页标题#e#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