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需要真正的知音
  央视的选秀节目,似乎一直处于一种不瘟不火的状态。选出来的明星,也很少有超女那样的群众缘。不过,今年星光大道的李玉刚却是个例外。

  台下英俊洒脱的七尺男儿,到了台上,却让每个人叹为观止。从来没有想到过男子的女装扮相竟会如此美丽传神,唱腔竟能如此珠圆玉润。水袖飘飞,娇柔妩媚;眼神传递,柔情似水;眼波流转之处,似能勾魂摄魄……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不说好的,赞美的语言用了无数。看了,没有一个不为他而心动。也许这就是纯艺术的感染力吧!对年轻人而言,对京剧的理解仅仅是儿时昏暗灯光下爷爷嘴里哼出的“怪调”;还有一架破旧的收音机成天传出的吱吱呀呀的唱腔;、的传世风采也是听过没有见过……李玉刚,唤醒了许多人尘封的记忆。

  关于男旦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男旦是个不可思议的行当。男旦越来越少,也说明了戏曲教育的失误。其实这是个观念问题。梅葆玖这样说道:首先男旦在戏曲表演上比坤旦——也就是女演员有优势,其独特的嗓音条件与身段表演可散发出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在戏曲舞台上,男演女之所以不同于女演女,就是因为男演女完全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能更好地通过运用戏曲表演的程式来达到刻画塑造人物的目的,所以往往在表演上更加入木三分。

  梅葆玖,是大师的幼子,梅派艺术代表;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学生;李玉刚,又是胡文阁的学生。除此之外,他还跟随毛戈平学过化装、跟沈培艺学过舞蹈。他在京剧的传承与发展上就做得很好。借鉴和吸取中国古老艺术的同时,融合了自己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和独特看法。

  在日本,歌舞伎演员全是男的,日本人就认为那是一种不可取代的艺术。上世纪京剧的两次高峰期也都是由男旦创造的。

  相信中国的男旦艺术、京剧艺术在李玉刚的带动下,将会走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京剧,从来不需拯救

  200年前,南方安徽一带的徽戏来到北京,史称“徽班进京”,后来湖北等地的楚调(汉戏),现代称汉剧进京,然后,这些地方戏种,跟北方的昆曲、秦腔等互相融合,而形成了现代的京剧。很长一段时间来,京剧是在国人生活中占据主导娱乐地位的传统艺术,为各阶层普遍欢迎。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剧院的生意开始凋零,京剧,忽然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港台和欧美的各种流行艺术传播进来,一时之间,传统京剧似乎面临整体上的困境。不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说:“我从来没感觉到京剧需要目前很多人所说的‘拯救’。京剧是民族的艺术,只要民族在,这种艺术就在。京剧扎根很深,它不是那种快餐文化。”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赤也说:“现代百姓们一提起京剧就知道是国粹,是一个高雅艺术。这也是我们国家及社会各界大力扶植弘扬的结果,而社会对于京剧的认可和认知也是我们的幸运。京剧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非常好的位置上生存着。”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许多虚假繁荣的背后,可能都是泡沫;经过深厚历史沉淀的背后,才是真正的民族瑰宝的艺术。

  京剧,需要真正的知音

  同老一辈人不认同周杰伦、李宇春一样,年轻一辈,很少有人喜爱京剧。说到底,这就是一个顾客群的问题。

  京剧是一门传统艺术,和其他艺术不同,一场戏就是一段历史。内容也大都取自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其中所体现的传统价值观,在如今看来也仍然有用。说:“京剧本身就不全是年轻人的文化,欣赏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积淀,一个人在四十岁之后,他会尝试关注真正的民族文化艺术。京剧是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要多从自身的角度去检讨和提高自己。”

  京剧就是这样,有的人爱得要死,有的人门都不碰。不过,只要碰了,只要走了进去,便不再愿意出来。因此,也就存在着酷爱京剧的传统戏迷。而一旦给新生代观众一个接触京剧的机会,他们对京剧这一古老艺术所表现出的惊艳和浓厚的兴趣也是不可小视的。李玉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打开了年轻人看京剧的一扇门。那么,怎样才能使观众真正地走入京剧?杨赤认为,观众们首先要了解京剧的历史,大量的听戏看戏,大环境的介入和影响也是必须的。“现在与以前不同,京剧气氛不算浓厚,必须进入这个环境,才能真正地去感受它的魅力。京剧与其他的艺术不一样,京剧是一种文化,它有很多的知识含在其中。京剧什么是好?好在哪里?京剧与其他的艺术区别在哪里?观众们首先就得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这就是说京剧这门艺术挑的不仅是演员,而且在观众群中也需要真正的知音。”

  走有特色的传统道路

  “改革”,在如何解决京剧当前存在的问题中呼声最高。前段时间,保利剧院上演中国版《图兰朵》,身段有芭蕾、现代舞的影子,唱腔有歌剧的音乐元素,连服装都带着西方色彩的高立领。这还是京剧吗?京剧要不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去改变?

  杨赤说:“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的局限性,京剧创造出的艺术表演手段只适合去表演历史人物,比如说水袖、厚底、胡子等,都是京剧舞台上特定的表演手段。越是大家都在张扬自已的个性时,京剧越要守住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是多年的积累,这是一个淳厚的基础。”

  的确,不革新还有老观众,一旦革新,可能老观众都没有了,新观众也不来了。

  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一样。“用违背京剧艺术的所谓‘改革’来解决当前京剧存在的问题是不恰当的。比如说‘三国’与‘红楼’戏,有自己的时代背景,如何让表演与时俱进?京剧追求的是原汁原味,有很多程式化的东西,是历经了二百多年的舞台实践并逐渐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可的。当然,京剧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京剧艺术的传承中,变化是自然存在的。马连良先生有革新,先生也有改革,但前提是‘移步不换形’,当然也有演义的东西,但绝对与现在的路数不一样。京剧是一门有着醇厚历史积淀的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如何将其传承下去,是京剧艺术现在面临着的问题。”

(摘自 《青年时讯》)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