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解释
(1)工尺,戏曲音乐名词。泛指戏曲曲谱上曲词右侧所注音阶符号。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以“合、四、上、尺、工、凡、六”等字作为音阶的符号,相当于西洋音乐的“56712345”。习惯上把这些符号统称为“工尺”。有的曲谱,曲词旁只注板眼(
-
名家大师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
-
吕剧发展史
吕剧原名“坐腔扬琴”、“化妆扬琴”,发源于200多年前的山东琴书并吸收了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沌腔等曲种发展演变而来。 1900年前后,由时殿元首创,同崔兴乐、崔心庆、谭明伦等人开始对“坐腔扬琴”进行创造性革新,将琴书段
-
采访吕剧第三代传人杜瑞杰
冒着细雨,来到吕剧发源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采访吕剧第三代传人杜瑞杰,正赶上大杜村排练吕剧节目。据杜瑞杰介绍,他们正趁着雨天地里活少准备几个吕剧节目,“筹备”村里2009年“春节晚会”。大杜村的“春晚”已连续搞了五年
-
当年“吕剧热土”上的长岛吕剧团曾经一度红火,现在长岛吕剧团已经没有“兵马”
奇迹:年最多演出310场 这些年来,基层剧团的日子都不好过。当年“吕剧热土”上的长岛吕剧团曾经一度红火,但前几年记者到长岛采访《激情燃烧的岁月》(续集)时,却发现长岛吕剧团已经没有“兵马”,连团长也只能给剧组做群众演员了。
-
川剧改革之路
川剧人上下求索,在进行剧目、唱腔变革的同时,打破框框界界,执著地寻找着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在商演市场闯出条条成功之路。 路径一: 高校巡演撬开商演大门 2005年,川剧第一次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高校中觅到
-
-
第一部军垦题材豫剧《天雪》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三七团首次公演(图)
“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割不断的国土情,压不垮的兵团人”。7月30日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的第一部军垦题材豫剧《天雪》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三七团首次公演,引起强烈反响。 由刘桂成编剧、汤其河、王建昌作曲的6场豫剧《天雪
-
《谁能教我豫剧和河北梆子》后续:不少人为李燕霞提供线索
“我知道哪儿有教河北梆子的。”7月25日,《谁能教我豫剧和河北梆子》的报道刚一发出,就有读者陆续打来电话,向记者提供相关信息。 一位67岁的黄长日老先生告诉记者,他知道省群艺馆有唱河北梆子的,得知李燕霞有学习河北梆子的愿望后,就马上给本报打电话
-
大型古装豫剧《访帅出征》,8月1日、2日在郑州英协剧院进行汇报演出
由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须生唐派艺术掌门人贾廷聚和焦作市豫剧团精心打造,根据优秀传统剧目《寇准背靴》改编的大型古装豫剧《访帅出征》,8月1日、2日将在郑州英协剧院进行汇报演出。 贾廷聚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寇准背靴》不光曲剧有,也是豫剧的传统剧目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