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评剧流派艺术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以至云贵高原都广为流行,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评剧解放前出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如:李金顺、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白玉霜等。 解放后更有东北、河北等地刘小楼、喜彩苓、韩少云、小俊亭、花淑兰等名
-
北运河孕育的西路评剧 评剧历史的另一源头
天津视窗1月23日讯:评剧,如今已成为除京剧以外的全国第二大剧种。提起评剧的历史源头,人们自然会想到唐山。这也是没错的。因为唐山是“东路评剧”的发祥地,而现在流行的评剧基本上也是在东路评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评剧的历史源头不仅是唐山,曾诞生在
-
评剧电视剧《花为媒》近日圆满关机“杀青”
宇扬评剧苑讯: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戏曲艺术研究委员会推出的评剧电视连续剧《花为媒》近日在北京北普陀影视城顺利“杀青”。全剧从拍摄到关机的这段时间中,全体的演职人员非常的敬业和努力。使得拍摄过程非常的顺利和完美,达到了导演和制片人以及演员们
-
刘秀荣评剧艺术团法国巡演 中国评剧惊艳法兰西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应法国地方政府邀请,由评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巴黎中国戏剧节塞纳大奖获得者刘秀荣率领的“刘秀荣评剧艺术团”于11月8日-12月10日在法国西部乡镇演出。一个多月里,演出23场,场场爆满,引起法国观众的强
-
评剧《大爱无声》 “以情动人”演绎人间真情
参演“华夏神韵——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的又一出评剧莅临津门,由衡水市评剧艺术团带来的评剧《大爱无声》将于本月24日在中国大戏院演出。该剧以“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林秀贞的感人事迹为原型,由衡水戏剧作家陈幼军进行
-
著名评剧演员王冠丽:茶通六艺亦通情
对于王冠丽,我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偶然一次听到她的京韵大鼓的唱片,不懂曲艺的我被她一曲《丑末寅初》深深吸引,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听,竟也陶醉其中,听出了一些韵味和感觉。“丑末寅初,日转扶桑”……王冠丽将这段京韵大鼓的经典唱段演绎得灵
-
唐山第122棒奥运火炬手:评剧新派优秀传人罗慧琴
一场大雨把唐山城冲洗的更加干净,抗震纪念碑在宽阔的纪念碑广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主干道建设路在绿树红花的装点下显得更加笔直宽阔。罗慧琴早早的起床进行奥运火炬传递前的最后一次跑步晨练。她是唐山第122棒奥运火炬手,这短短的46米的火炬传递对于她来说有着特殊
-
宇扬评剧苑网友联谊演唱会欢聚一堂共叙友情
天津市民族文化宫一个悠久的戏剧演出场所,由于拆迁周围已成为一片废墟,2007年5月27日下午两点,被冷落已久,孤零零、冷清清的剧场门前忽然车水马龙,三三两两的人群直奔文化宫大门口。顿时小剧场内欢声笑语、锣鼓齐鸣、丝弦悠扬,一场别开生面的“宇扬评剧苑天津网
-
郭德纲跨界评剧当领导 郭副会长今上任
德云社班主郭德纲又有新头衔。上午10时,北京评剧白派艺术研究会在张一元天桥茶馆正式成立,郭德纲任研究会副会长。这个新头衔也正好与郭德纲成立德云剧社的计划不谋而合。郭德纲说:“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我正好唱过3年评剧,所以对评剧是情有独钟。”&ldqu
-
崔莲润自掏腰包尝试评剧《雷雨》
她曾经是评剧舞台上那个经典的“花木兰”、“白娘子”“秦香莲”,她曾凭借着不懈努力两次问鼎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如今,她已年过五旬,却痴心依旧,创建了自己的评剧工作室,又利用自己在评剧界奋斗50年获得的极强人脉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