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评剧院著名编剧、原沈阳评剧院艺术室主任曹克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终年
沈阳评剧院著名编剧、原沈阳评剧院艺术室主任曹克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3月17日零时42分在沈阳逝世,终年89岁。 曹克英同志1920年9月21日出生在乐亭县聂庄一个贫苦之家,1946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4岁随他姐夫到长春、敦化习商,在城市接触评剧,因喜爱评剧而
-
纪念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逝世四周年
介绍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 ——马 泰 喜欢评剧的同志一定还记得在五十年代评剧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演员,他的嗓音洪亮,甜美的歌喉,声情并茂的演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赏,这个年青的演员就是马泰。马泰经过多年的艺
-
花淑兰爱人,有评剧相伴不孤单
“她是一支美的赞歌,唱遍天下喜怒哀乐;她是一部花的传说,写尽人间悲欢离合;她是一位栋梁之材,培育满园桃李花开;她是一代评剧大师,弘扬民族戏曲艺海。”昨日上午,故去3年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派”艺术创始人花淑兰的安葬祭奠仪式在沈阳
-
郭德纲的评剧功底也十分了得,而那份评剧情怀更值得称道
郭德纲的相声广受欢迎,他的评剧功底也十分了得,而那份评剧情怀更值得称道。在天津评剧院建院五十周年之际,他将与京、津、沪京评梆各路艺术家同台,于16日晚在中国大戏院奉献评剧名段。当晚他还要赶往八一礼堂演出相声。郭德纲说,能为天津评剧做些事,那叫幸福,能与各
-
吴琼演唱会情动观众 五朵金花“把家还”
吴琼2008个人演唱会在安徽大剧院亮丽开场。在大家熟悉的“飘飘荡荡下凡来”的音乐声中,“仙女”吴琼吊着威亚从“天”飘落,回到家乡为上千戏迷开启“金嗓”。和吴琼一起“回家”的还有昔日的好姐妹马兰、杨俊、吴亚玲
-
专访评剧韩派传人周丹
在沈阳实施的“打造文艺精品工程”,现代评剧《正月里来是新春》是专为韩派传人周丹量身定做的。5月28日,记者见到周丹时,她正在团里默默练功。说到新剧,她说:“我现在做的就是好好练功,积极备战。我期待着新角色能挑战自己,也能给观众一个惊喜。&rdq
-
石家庄市评剧一团团长袁淑梅
她是文舞兼备、嗓音甜润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她是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和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她也是革命老区西柏坡的名誉村长。进入2008年,她的众多头衔中又增添了亮闪闪的一个——奥运火炬手。她就是石家庄市评剧一团团长袁淑梅。 “点亮圣火,唱
-
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枝花”
冀东三枝花 唐山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不食周粟”、“老马识途”、戚继光“改斗”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枝花”,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2006年6月2日,国务
-
郭德纲直言,评剧社每周要举办两场演出,至少得赔进去8000多元,但他心甘情愿、别无所
刚刚成立了“德云书馆”,可谓精力旺盛。昨天,“德云评剧社”宣告成立,由他出任社长,《中国评剧传统剧目大观》抢录工程同时启动。郭德纲直言,评剧社每周要举办两场演出,至少得赔进去8000多元。但是为了振兴民族艺术,他心甘情愿、别无所求。
-
评剧:“唐山落子”的历史沿革
评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rdqu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