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特色梆子戏巡演活动鸣锣开唱
四个专业院团携手带来“击节声声唱响三地”——京津冀特色梆子戏巡演活动,让三地名角大腕儿集中奉献精品、切磋技艺,以梆子戏为契机带动京津冀地文化事业协同发展,促进河北梆子这一深受华北地区人民热爱的戏曲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
以书为魂,以书为诗,以书为史 一曲山东梆子唱尽海源阁历史
《海源阁》编剧完成后将由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搬上舞台。据刘桂成介绍,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动作粗犷,架式夸张,舞台上洋溢着雄浑、豪放的阳刚之美,富有浓郁的‘山东特色’。
-
刘喜奎先生魂归故里 声鸣南皮
为纪念河北梆子旦角名伶刘喜奎先生诞辰121周年,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在南皮县人民医院领导的鼎力支持下,于8月12日晚将河北梆子《北国佳人》搬上了南皮县的舞台,该活动由政协南皮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主办。
-
-
第十届河北省戏剧节与京津冀舞台精品(河北站)展演活动同时启幕
8月11日晚,第十届河北省戏剧节、河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及京津冀舞台精品(河北站)展演活动将同时启幕,时长两个月的展演,100多场惠民演出将在省内各地上演。
-
上党梆子名家张爱珍俩徒弟将为我市添两朵“小梅花”
7月21日晚,第十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 终审评选开幕式在济南省会大剧院举行,山东省的6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和济南实验中学、济南市解放路二小等学校的小演员进行了表演。参加本屇小梅花终审比赛的选手共144人, 我省进入终审比赛的选手有9人。 从22日开始到24日, 每
-
八里台镇《纪念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银达子诞辰120周年、韩俊卿诞
由天津市群艺馆、津南区文体局、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津南区八里台镇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银达子诞辰120周年、韩俊卿诞辰100周年》专题研讨会,于9月5日在八里台镇政府四楼会议室召开。
-
悲歌一曲红燕赵 绕梁数载传美名——记著名河北梆子演员邱瑞德
邱瑞德塑造了这众多人物形象,但他最喜爱《南北合》。特别《见娘》一折“儿好比那空中雄鹰把翅剪”,每一次演唱都会有一次新的人生体验,每一次都会产生别样一种心情。他每演此剧都会想起那两年,为了学戏外出流浪打工,在各乡间剧团遭遇的挫折;想起每一次回家辗转千里
-
老生武生“两门抱” 唱念做打耀眼明——记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
吴桂云能够演好《钟馗》是因为她注意体验和观察生活,从而使很强的戏曲艺术程式变成美妙的表情语汇。14年来,已有丰富舞台阅历的她学会了观察人物,体验生活,把握人物在剧中心理流向的脉搏,从而演活人物。
-
刘喜奎先生魂归故里 声鸣南皮
为纪念河北梆子旦角名伶刘喜奎先生诞辰121周年,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在南皮县人民医院领导的鼎力支持下,于8月12日晚将河北梆子《北国佳人》搬上了南皮县的舞台,该活动由政协南皮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主办。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