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增强互动性 古籍变成数据库 ——北京丰台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和沃土。 北京市丰台区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区域特色,积极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让传统文化更深入、更时尚地走进百姓生活。 让青少年爱上
-
享人杰地灵之韵味,家在戏曲之乡
霸州素有戏曲之乡的悠久历史,著名京剧大师李少春、有活老包之称的小达子李桂春、武丑名家郝永雷、现代京剧名家董文华均为霸州人。更有原汁原味北腔风格的昆曲,被誉为京南名昆、有铁嗓子之称的郭达子,深得醇亲王赏识,赐其名郭蓬莱。 此外,霸州还诞生了全国第一个进北京
-
《说戏》:跨出戏曲这座城池,向世人展现昆曲大美
最初知道《说戏》这本书是在一位设计界朋友的微信朋友圈。2017年年尾,一则关于年度中国最美的图书评选揭晓的新闻跳入我眼帘,在25本获奖图书中,这本《说戏》也位列其中。 长久以来,戏曲人是安于在自己空间内自娱自乐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对戏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观众
-
-
陇原戏曲的守望者——张东升
2016年10月5日,当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戏曲专业的张东升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瞬,眼前发生的一幕让他感到似曾相识。15年前,他所指导的学生杨小龙同样荣获了当年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那一年是2001年,张东升老师39岁。 15年,两次相同的获奖
-
何怀硕:管窥中国戏曲,及中国艺术何以“越陈越香”
在前不久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水墨锣鼓中国戏剧人物画大展上,展示了几代中国画家对戏曲人物的描绘。中国戏曲的魅力不仅吸引着画家们的心灵,还有更多对中国文化与民族心灵的思考。台湾地区知名艺术评论家何怀硕先生近日表达了他对中国戏曲的领悟:中国戏曲突显中国表演艺
-
戏曲越来越衰落?可是十几年来全国戏曲品种多了1/3,怎么回事?
▲杭剧《小姑贤》 最近在《文汇报》上看到一则新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目前,普查先期工作已经完成,数据显示全国(统计数据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
-
漫谈《山西地方戏曲》
一、聊天畅谈,得来选题 选题是出版社对于准备出版的图书的一种设想和构思。对于今天我们这个图书出版大国而言,我以为,选题应该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意,一种超越前人、突出个性的闪着智慧之光的新东西;应该是知识与信息的对接,是知识与信息的碰撞,是长期的积累的一个
-
戏曲文化的微传播时代
中国戏曲文化史绵延千年,至今仍有蓬勃的生命力,其内在原因固然可说是精神的力量,但有一点客观基础不可忽视:承接戏曲文化的载体,始终都存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式一直有演变。中国戏曲文化,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来就是依靠剧本、档案、戏楼、庙台、唱
-
广东潮州戏曲的渊源
广东东部和福建南部,古代是南粤、闽越属地。史志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兵戍揭岭,在今广东境置南海郡,设揭阳戍守区。汉承秦制,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揭阳具,属南海郡。晋代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南海分出东官郡,析揭阳为海阳、绥安、海宁、潮阳四星。东晋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