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在金城大剧院落下帷幕
今晚,随着压轴大戏《曹操与杨修》的精彩上演,“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在金城大剧院落下帷幕。演出周期间,近6000名金城戏迷走进剧场,大饱眼福与耳福。 连续举办了十四届的“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已成为兰州的一个文化品牌,本届演出周更是阵
-
秦腔演出周上演好戏 两朵新"梅花"演"窦娥"
两朵新“梅花”同台绽放金城大剧院舞台,她们就是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陕西戏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任小蕾和兰州戏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小琴。 记者在演出前采访了任小蕾,她第一句话就是“兰州观众太热情了,太会看戏了。”
-
秦腔艺术家王淑梅等进入农家,为一些热爱秦腔艺术的农民团体进行专业辅导
为提高农村业余文艺队伍的演出质量,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知名秦腔艺术家王淑梅等进入农家,为区内一些热爱秦腔艺术的农民团体进行专业辅导,受到热烈欢迎。 记者从银川市文化艺术馆了解到,近年来,农民的业余生活日趋丰富,并自发组织了一些艺术团体,但由于没有
-
秦腔名家相约兰州,金城四月好戏连台
秦腔名家相约兰州,金城四月好戏连台。第十四期“金城之春”戏剧演出周活动4月12日在金城大剧院开锣,9位国家一级演员、7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将让兰州戏迷过足戏瘾。 本期“金城之春”戏剧演出周活动可谓名家汇集,有来自陕西
-
秦腔:直接影响京剧形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
-
独特的陕西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
-
超豪华秦腔唱本现兰州
本报记者 张子艺 实习生 胡小卫 为您报道 昨日记者从兰州市秦腔博物馆了解到,秦腔博物馆筹建办公室近日征集到一套六本的超豪华秦腔唱本。据考证,该套唱本为民国年间石刻而成,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都非常罕见的保存至今的秦腔唱本“孤本”。
-
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掀起一股秦腔新潮
古老的秦腔和现代交响乐交相辉映,成就了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就在不久前,《梦回长安》在西安连续上演11场,使古城市民感到无比惊艳。因为《梦回长安》以传统秦腔为核心元素,以交响音乐和歌舞影像为载体,演绎出了周秦汉唐的历史遗存。你想登上这样的舞台,
-
由银川秦腔剧团创作排演的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 《庄妃与多尔衮》在宁夏武警总队礼堂举
昨晚8时,由银川秦腔剧团创作排演的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 《庄妃与多尔衮》在宁夏武警总队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 《庄妃与多尔衮》是银川市秦腔剧团倾力组织实施的创新项目,也是宁夏地方戏曲舞台上的新亮点。该剧从去年12月中旬起排练,由国家一级导演、上海
-
秦腔戏
秦腔形成于中国明代中期,曾受昆腔、弋腔、县城阳腔的影响,以梆子击节,音调高亢、激越,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明未清初流传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古老的秦腔是西北五省区最大的剧种。从秦腔的流传范围可以使人们明白,文化的传播与经济的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