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茶馆听另类秦腔素唱-陕西十大怪之一的秦腔
在咸阳街头漫无目的乱走,看见一个骑电瓶三轮拉客的胖老头停在街角,随身一个小音响放着秦腔,声音粗犷、穿透力强,让人无法不回首寻声追逐。 虽然一句都听不懂,却无端地勾起了一种莫名的对黄土高原的向往。于是,我决定晚上去找地方听秦腔。 老人告诉我,咸
-
兰州筹建秦腔博物馆引关注
自2007年3月,兰州秦腔博物馆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随着本报的先期报道被大量转载,全国各媒体对兰州秦腔博物馆筹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秦腔网、《中国经济报》、《华商报》等媒体先后作了相关报道。 近日,《华商报》关于兰州筹建首个秦腔博物馆
-
真正的秦腔,其动人之处就在于:既是国粹,又是与时俱进的传世文化
未来的拥有者,是崇尚经典的完美主义缔造者,真正的秦腔,其动人之处就在于:既是国粹,又是与时俱进的传世文化。海星未来城,站在传世的经典巅峰上,等你! 海星未来城:以极简主义的造型构思、领先的高科技技术将建筑体完整地置于时尚和富于动感的流线之下,打造一
-
秦腔《清风明月》5月22日将加演一场,继续所有演出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汶川地震灾区
为继续贯彻人文奥运的理念,同时,为灾区建设继续尽自己的努力,文化部决定,秦腔《清风明月》5月22日将加演一场,继续所有演出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汶川地震灾区,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表达文艺工作者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与支持。 这场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赈灾义
-
秦腔名角抢奔上台 众艺术家纷纷唱出爱心
由本报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电视台、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联办的“爱是永恒的主题”大型赈灾义演,于15日晚在省戏曲研究院内举行,现场气氛凝重而热烈,与书画拍卖相映生辉的是,艺术家们激情演唱、踊跃捐款,共献爱心。“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
-
秦腔之“秦”非陕西也 应打造大秦腔
据华商报报道,2008年7月份中国第四届秦腔艺术节将在兰州举行,首个秦腔博物馆也将在兰州诞生。文中说,陕西早在10年前就有了建立西安秦腔博物馆的提议,然而至今未能如愿让兰州抢了先,“为他省所捷足先登,即使是再有宰相肚子容量的‘秦人’,也难免要扼
-
兰州103座戏楼见证秦腔兴衰
戏楼、表演艺术、剧目是世界戏剧的三大遗存。在兰州市秦腔博物馆的筹备建设中,工作人员首先想到的是考察研究“兰州历史上究竟有过多少座戏楼?”日前,这一研究成果成功出炉,从1400年建造的第一座戏楼金天观戏楼到1945年建国前建造的最后一座戏楼抗建堂礼
-
全国首个秦腔博物馆在兰州筹备
兰州金城关,青石铺地,黛瓦蓝墙,古色古香,徜徉其间,信步溜达,寻找那些散落的文化遗迹,细品兰州古城的味道。这其中最不可少的就是秦腔了,吼起铿锵的秦腔,敲响有力的梆子,西北人那朴实、粗犷、豪放的性格便显露无余。 近日,随着二百零八幅秦腔兰州派耿家
-
国家级秦腔名家将聚首平凉,为我市秦腔爱好者上演精彩剧目
近日,国家级秦腔名家将聚首平凉,为我市秦腔爱好者上演精彩剧目。 据了解,秦腔名家演出团活动将于5月8日至12日在崆峒大剧院开锣。参加演出的有4位国家一级演员,2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位中国秦腔四小名旦。有“梅花奖”获得者窦凤琴
-
玉门农民:忙里愉闲“吼”秦腔
“三春”的农活已经做完,下一步的田间管理还要再过半个月才开始,玉门市柳河乡蘑菇滩村的农民业余秦剧团便趁着这一小段农闲时间,穿上了戏服,拉起了二胡,吼起了秦腔,尽情表达着农民对丰收、对奥运的期盼,吸引了附近近千名村民前来观看。(白明端)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