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琵琶、钢琴、电子琴、古筝、小提琴、口琴、手风琴……家住乌鲁木齐市解放北路春风巷社区的刘幸福一家四代人,个个钟情于音乐,精通不同种类的乐器。正因为这样,他们一家被附近居民称为“音乐世家”,90岁的刘幸福坦言:“别人说我们是‘音乐世家’,我从不否认。”
8月26日,记者走进了位于春风巷社区11号院刘幸福的女儿王晓梅家里,近距离接触到了这个“音乐世家”。
四代人都有专长
精致的卷发,合体的连衣裙,高跟皮鞋……第一眼看见王晓梅,你怎么也想不到她已经60岁了。
“这张照片是我去澳大利亚演出时拍的,这张是儿子在新疆爱乐乐团演出的照片……”走进王晓梅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挂着的照片,王晓梅一一为记者介绍了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王晓梅说,母亲刘幸福擅长电子琴、手风琴,教了一辈子书;自己擅长弹琵琶、古筝;女儿宋元春子擅长弹琵琶和钢琴,在乌市第一小学担任音乐老师;儿子宋金柯钟爱小提琴和钢琴,在新疆爱乐乐团拉小提琴;最小的外孙女桑艺诚才7岁半,从3岁就开始学琵琶的她,现在已经能弹几首曲子了。
“我们从来不强迫孩子学乐器。”王晓梅说,孩子们是否走音乐这条道路、喜欢哪种乐器全凭自己的兴趣。
祖孙以师徒相称
“别看大家弹奏不同的乐器,但琵琶是最受欢迎的。”王晓梅说,自己小时候受母亲刘幸福以及哥哥、姐姐的影响,14岁就步入了琵琶艺术的大门。而在自己的影响下,女儿和孙女也喜欢上了琵琶,成了自己门下弟子。
王晓梅工作后得到了著名琵琶演奏家林石城、王范地及著名琵琶演奏家、指挥家秦鹏章的指导,特别是1966年跟随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学习琵琶,被刘德海点名为亲传弟子。
在乌鲁木齐市京剧团工作的三十多年里,王晓梅在京剧团参加的各项重大演出活动中,一直担任主奏、独奏任务。
“别看我退休了,可我现在比上班时还忙呢!”王晓梅说,自己从1972年就开始教学生弹琵琶,退休后经人介绍或者慕名前来学琵琶的人更多了。从1972年至今,由王晓梅教过的登记在册的学生有215名。
王晓梅7岁的外孙女桑艺诚也是她的学员之一。当着学生的面,女儿和外孙女一直称呼王晓梅为“王老师”。
养老院里当明星
一家四代人,最受大家尊重的当然是年龄最大的刘幸福,刘幸福怕在家里寂寞,从1993年开始,就搬到了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居住,一住就是15年,如今,刘幸福已经是90岁高龄了。
每个月,王晓梅一家都要带上乐器到养老院看望老人,与老人合奏几曲,共享音乐的乐趣。逢年过节,全家人也会到养老院为其他老人演出。
8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乌市养老福利院时,刘幸福正准备打饭。
“别看我老了,可我记性好,卡号和电话号码看两遍就记住了。”刘幸福说完便呵呵笑了起来。
刘幸福会吹口琴、吹笛子、弹电子琴、拉手风琴、拉二胡,她也是养老福利院唯一一名会弹奏乐器的老人,每次文体活动,她都是伴奏,也因此被称为养老院的“明星”。
“她弹,我们唱,很热闹。”在养老福利院住了12年的郗秀玲说。
《南泥湾》《保卫黄河》《少年壮志不言愁》《茉莉花》……刘幸福说,自己会弹奏五十多首曲子,所有的乐器都是自学的,从未拜过任何老师。
“小时候父母思想保守,认为女孩子不能学乐器,但我会趁别人不注意时,自己偷偷学。”刘幸福说,自己接触的第一种乐器叫凤凰琴,后来还慢慢学会了吹口琴、拉二胡等。
教了一辈子书,又为养老院的老人做了15年伴奏的刘幸福说:“我这辈子离不开音乐了,而让我觉得最幸福的是我的子孙们也爱上了音乐,我相信音乐一定能带给他们快乐。”
(本站编辑:欢欢)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东北二人转笑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