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春

《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简介 

      杨兰春,戏曲编导。直隶(今河北)武安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安县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八路军豫西支队宣传员、新四军第五师宣传队队长、洛阳地区文工团团长。195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后任河南省歌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编导的豫剧有《朝阳沟》(音频)、《李双双》、《唐知县审诰命》等。《朝阳沟内传》1984年获全国优秀剧本奖。

      提起杨兰春,人们便会想起《朝阳沟》,他的名字,50年来与豫剧的发展连在了一起,与豫剧的变革求新连在了一起,与豫剧成功创演现代戏连在了一起。他是豫剧现代戏的骄傲,被尊称为“豫剧现代戏之父”,他是武安人民的骄傲,在中南海,在祖国的大西北,在香港的凤凰卫视, 他用他那始终不变的武安乡音诠释着他的倔强和质朴,诠释着他所热爱的戏曲和他的戏曲人生。
   艰苦的人生经历深山野沟—曾经的列江
  
 杨兰春,1920年秋天出生在武安管陶的列江村(现已改名为朝阳沟村),列江是武安有名的贫苦村,想了解杨兰春就得先了解列江村。在杨兰春的少年时代,流传着这样两则民谣一则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头顶悬崖盖,脚蹬无水河。” 另一则是“列江沟,列江沟,十年就有九不收。孩子老婆逃荒走,狼虫虎豹满街游。”从这两段民谣中,可以看出他的家乡是何等的贫穷,他就是在这样一个穷山恶水的“深山野沟”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列江村虽然贫苦,但很早就解放了。1938年,八路军就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当年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罗瑞卿、左权、李达等同志经常从这里经过。这个村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这里驻扎了一个八路军的加强营,任务是保卫八路军总部。另外,白求恩医院第三所也在这个村。那时村里的人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为抗战支前而奔忙:青壮年抬担架、送军粮、送柴草,还参加**作战;妇女碾米推磨、缝被服、做军鞋,给伤员洗衣服;儿童查路条、送鸡毛信。村里的民兵个个能打善战、枪法好,有专打掷弹筒的,有专扔手榴弹的。老百姓为抗战出了很大的力,做了很大的贡献。
   杨兰春的家庭
  
杨兰春在家排行老大,原名杨有根.从小非常好学,但因家里太穷,只上过三年初小。他姐弟五个,大姐二十来岁就早逝了。小妹难以养活,从小就送给了人家。家里留下弟兄三个,二弟杨根有,三弟杨有粮。他的父亲叫杨庆生,排行老五,生来胆子大,追打老虎豹子、逮蛇以及给别家的死人穿寿衣、看尸体之类的事他都敢干,方圆几十里都知道列江村有个“杨大胆”。因为贫困,他父亲一生从没有进过饭馆,没有穿过一件囫囵衣服。就是在死后都没有穿上一双新鞋。杨兰春在他的自传里讲到:“我早晚想起父亲,心情都非常沉痛。”他在《苗郎审爹》剧里有一段唱词,写的就是父亲。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自幼养成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倔强、质朴的习性。
    1934年,杨兰春14岁,由于不甘贫困,他独自跑武安西部山区陆渠村一个叫杜更会的小戏班里学戏,在这里奠定了他深厚的武安落子功底,在《朝阳沟》中的很多戏剧唱词里也大量运用了武安落子的声腔和白话。1943年,年轻气盛的杨兰春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到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的重机枪排。1947年2月部队开赴山西晋城休整,当时他患了胃病,被送进了医院。住院登记时,院方把他的名字错误的写成了杨兰春,打那将错就错沿用至今,就这样一次不经意的错误,使杨兰春的名字响彻了大江南北,也必将写进现代戏剧史的书卷中。(还有一种说法:他本名叫杨连丛,据说毛主席的一次接见时,毛的湖南方言读成了“杨兰春”,既然是主席所“赐”,这个名字一直延用至今。)
     1947年,他的文艺天赋开始得以施展,在部队当上了宣传干事,并被派到洛阳组建文工团。
     1950年秋天,得到中南区文化局胡青坡同志赏识,被推荐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
按当时校方的规定,入学前还要经过考试,这一下给杨兰春出了个难题,他想到了退学。就在这个时候,著名的作曲家马可同志看出了他的心事并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在考试的那天,学员一个一个地“过堂”。这对于杨兰春来说无疑既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更是一次从未有过的挑战,他想唱一段武安落子,恐怕不中,这不是出洋相吗?就在这个时候,马可老师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说道:“难道你不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总得对你了解一下。”他说:“歌我唱不好,说个快板书行不行?”马可答应了,他随及找来四块瓦片,丁当丁当敲打起来,哼着武安落子掺和着河南坠子的声腔说唱起中原突围的故事。一气说完,全场鼓掌。马可当场拍板说:“及格。”第二天学院张榜公布,他以倒数第三名正式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
   初显身手
  
 杨兰春的记忆力出奇的好,在学习中,他创造性的把对导演基础理论的理解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营养,在还不失时机的观摩学习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盖叫天等著名演员的演出。毕业时被评为全系八个优秀生之一。在中戏,他还改编了歌剧《小二黑结婚》。赵树理看后对剧本给予肯定,并说:“这些唱词很有味儿,农民一定喜欢听。”马可看了剧本后非常高兴,为该剧作了曲。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歌剧《小二黑结婚》里大量的运用了武安平调的音符,其中的一件乐器,也是武安平调当时的主要演奏乐器—轧琴。这是继歌剧《白毛女》后又一部影响较大的歌剧后来歌剧《小二黑结婚》成为中国歌舞剧院郭兰英的保留剧目。
 杨兰春和豫剧
  杨兰春的名字是和豫剧的现代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它的台风平俗朴实、通俗易懂、粗犷火爆、幽默风趣,带有中原农村土场土墙土窑土炕石碾子石辘辘的风味,极受北方普通民众欢迎爱戴。建国后豫剧亟需探讨自己新时代的发展之路,这时,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豫剧是传统剧种,怎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豫剧是群众化的剧种,怎样才能反映出人们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变迁?豫剧是生活化的剧种,怎样才能展现时代的面貌和风采?就在这战略转折的紧要关头,豫剧队伍里出了一个杨兰春。
杨兰春出自晋、冀、豫交界的太行山腹地,在民间戏班启蒙,在农民群众和革命队伍中长成,在豫剧创作和导演舞台上成功。他对于豫剧的贡献,一在现代戏的剧本创作上,二在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的舞台导演上。一曲“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一曲“马二牛学剃头”,唱响中原大地。他的善于编戏、擅长写唱词,得力于武安落子等民间文艺的营养,更得力于他观察生活、概括生活,艺术地表现生活的天才能力。
杨兰春把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推向了成熟,没有杨兰春就没有豫剧三团现代戏。同时,他从豫剧丰厚的传统里面汲取灵感,转化为广大民众欢迎并喜爱的舞台艺术品。一部《花打朝》,一部《七品芝麻官》,流传南北,人人皆知,使马金凤、牛得草的盛名远播。
在戏曲发展史上,有时一个剧种的维持和兴盛往往系于一人。建国后豫剧的现代发展有杨兰春。豫剧的影响力带来杨兰春广泛的知名度,杨兰春的成功更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力。50年来的豫剧不能没有杨兰春,中原父老不能没有杨兰春。
  杨兰春的创作魅力
 
 很多人都是先知道豫剧《朝阳沟》,后知道作者杨兰春;甚至是不知道杨兰春,先知道杨兰春是剧作家,后知道他也是导演,有着编导近百部作品的辉煌成就。
       杨兰春的实践和他的创作魅力,为理论家们提出了鲜活而有价值的命题:他为什么总能够追随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他为什么作品总那么鲜活生动、语言总那么活泼形象、人物总那么活灵活现、导演语汇总那么鲜明准确富于表现力?他创作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历久不衰、屡唱弥新、拥有如此多的观众面?
       杨兰春的代表作《朝阳沟》,是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道路中出现的经典性作品,虽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也是绝不可多得。《朝阳沟》的成功已经四十余载,它熏陶了一代人的情操,它的音符积淀为人们心底久远的乐声。对于离别家乡故土的人,它更是成为乡情的感受、乡音的回忆与乡谊的传达。《朝阳沟》为什么能够流传久远,感动人心?因为它写出了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生活,写出了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真实的表达方式。它因而时过境不迁,长演而长新。
农民称他的戏是农民戏,中原人称他的戏是乡土戏,理论家称他的戏是生活戏。他是为农民搞戏,为乡亲搞戏,为观众搞戏。武安的小米稀饭和红薯喂养大的他,虽然成长为有成就的艺术家,骨子里还是农民,人们亲切地叫他“老杨哥”,他是豫剧的丰厚土壤上茁发出来的一棵参天大树。
 杨兰春和他的《朝阳沟》
  七天写出《朝阳沟》
 
   1958年3月初,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长冯纪汉来到河南豫剧院找到杨兰春,让他为一个会议尽快写个剧本。时间是一个礼拜。
写什么题材呢?杨兰春失眠了,当时正是成千上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想起这热烈的场景,自然而然地,他又回忆起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生活以及那些朝夕相处的男女社员们。写戏就是写人,写人先写唱词,于是乎,便开始了《朝阳沟》的火速创作,到就要演出的时侯,第一、二、三、四场有草稿,第五、六场只有唱词,第七、八场因时间太紧来不及写草稿。他就一边写着,一边就让作曲配曲,演员学唱。最后一场干脆就到排练场去直接口述,叫演员当场记。就这样,七天七夜编排出了《朝阳沟》。 
      1958年3月20日,《朝阳沟》在郑州首演。戏要开演了,这时的杨兰春又说话了:“等等,还有四句合唱的词没想好呢!”观众们哄的一声都笑了。他赶紧编了四句词,就是:“老风俗旧习惯年年改进,年年改月月换日月更新。有文化能劳动情通理顺,要当成传家宝传给儿孙。”接着说:“再等一等,戏还没有名字哩!”台下又是一阵笑声。他忽然想起了家乡有个朝阳湖,剧名就叫《朝阳沟》吧! 就这样《朝阳沟》便运用而生,成了一部妇孺皆知的优秀作品
  《朝阳沟》的成长
   
 为什么在1958年“大跃进”背景下写的这出戏,到今天还有生命力?就因为《朝阳沟》基本上是从写人物出发,而唱是主导,刻画出了有性格、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戏虽然有些“大跃进”的影响,但没有更多的浮夸。1958年4月中旬,周总理来河南视察,看《朝阳沟》时,他前仰后合开怀大笑,说:“这是个好戏,要是到北京去演出,也一定会受到北京人民的欢迎。”当年夏天,《朝阳沟》果真应邀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现代戏曲题材联合公演。
     “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总理委托曹禺同志,在河南洛阳为亚非作家紧急会议代表安排演出《朝阳沟》。当时有人提出:《朝阳沟》从头至尾没有一段毛主席语录,杨兰春错就错在没有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这次演出必须加几段毛主席语录。倔强的杨兰春在这个时候发起了他的倔脾气,他觉得觉得不合适,为此也未能随团到洛阳演出。1969年8月,江青下令修改《朝阳沟》。江青说:“《朝阳沟》是个写中间人物的戏,实际上写落后。”就这样,《朝阳沟》被判死刑。现在,又要按江青指定的路子改,参与修改《朝阳沟》的前后达百余人,先后拿出十一个修改稿,并到舞台上试演了七次。但几个主要人物一变,戏就面目全非,观众看了说:“要不看字幕上写的剧名,还真以为是另一个新戏哩!”直到“四人帮”垮台,长达八年的《朝阳沟》的“修改”才告终止。”
       豫剧《朝阳沟》作为时代与传统艺术结合、城市与乡村结合的作品,火爆于20世纪60年代的中原大地,流行于城市的街头巷尾、农村的田间地垄,传诵于父老乡亲们的津唾口头,获得了几乎是当时最大的影响面,在中州大地拥有了最高的知名度。现在不论是不是戏迷,你都可以哼上一段《朝阳沟》唱段的事情常有。
 《朝阳沟》的思考
   通读这部作品,处处可感受到杨兰春和他的合作者们对观众的热爱和尊重。戏曲的命运是掌握在观众之手。他们从不自负、清高;从不埋怨观众不懂艺术,不理解作者的苦心;更不东拼西凑,胡编乱造,卖弄技巧,哗众取宠,去获取廉价喝彩。豫剧《朝阳沟》风靡了几十年,秘诀何在呢?杨兰春说:“《朝阳沟》虽然产生于大跃进的时代,却不是写大跃进的戏,写的是人,写的是情,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矛盾。《朝阳沟》还碰上了一批好作曲、好演员,否则不可能流传到现在。”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记得著名戏剧理论家曲润海有一首评价《朝阳沟》的诗,其中的一句便是“千秋人情在”。
  歌剧《刘胡兰》的风波
 1953 年杨兰春从中戏毕业,后在河南省歌剧团当导演,后来被任命为业务副团长。接到上级通知,安排他负责歌剧《刘胡兰》的编导和排练工作,由于他亲身经历了解放战争,所以对歌剧《刘胡兰》很感兴趣。
   1955年5月1日,《刘胡兰》在西安市首演,一天就售出了九场戏票。全团同志正沉浸在喜悦之中,就在这个时候,麻烦又来了,杨兰春突然接到了河南省文化局领导的长途电话,说:“《刘胡兰》剧中秀英叛变,刘胡兰谈恋爱等情节,领导意见要改。你们退票停止演出。”倔强的老杨据理申辩,被断然拒绝了。多少人日夜辛劳的成果,一瞬间成了泡影。他精神受到了伤害,一头扎进水缸,被送进了医院。 
   出卖刘胡兰的叛徒,现已查明是云周西村原农会秘书石五则等人。作者当时在不可能确知谁是叛徒的情况下,以虚构的人物秀英为替身,写进了剧本。至于刘胡兰谈恋爱也认为无可厚非。见过刘胡兰的人都说,刘胡兰长得很俊,是个惹人喜爱的漂亮姑娘。1946年10月,八路军第十二团第三营第三连连长王本固在战斗中负伤,刘胡兰把他安置在一个军属家里,并买鸡蛋和药给他保养治疗,接触多了,相互产生了感情。作者在剧中写刘胡兰与王本固的这段真情,笔墨并不多,也比较含蓄。
   杨兰春和常香玉  
   常香玉,豫剧“五大名旦”之一,戏曲大师,豫剧常派艺术的创始人,她曾经创造了一个戏曲时代,她的代表剧目红、白、花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广为传唱,即使是戏曲的门外汉也会哼上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就是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表演艺术家,她和杨兰春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恩怨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常香玉就如同今天的章子怡、巩利一样,实在是大红大紫的不得了。1964年,杨兰春率领河南省豫剧三团在新疆演出,新疆的老乡听说是河南豫剧,便慕名来看,在他们心目中,有豫剧就理所应当的有常香玉,对于要在那里演出豫剧现代戏的杨兰春来说,他们根本不会接受,当场就闹了起来,让杨兰春感觉到很是难堪。
      从一定意义上讲,常香玉代表了传统的豫剧,在现代戏的演出上,没有更多的创新,当时任河南豫剧一团团长的常香玉听说此事,便说出了实在不行就解散豫剧三团的话,此消息对于三团来说如同晴天霹雳。据杨兰春的回忆,当时所有三团的人抱头痛苦,觉得大难就要临头了。这就是常香玉杨兰春结怨的开始。后来,经过杨兰春的多方努力,三团才得以保全,可是祸不单行,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提出要看常香玉的戏,并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能不能让常香玉在《朝阳沟》里演一个角色?”河南省委和文化厅的领导把主席的想法告诉了三团,这则消息,相当与往三团和杨兰春尚未全愈来的伤口伤又撒了一把盐,但是主席的想法谁敢不从呢。索性常香玉便代替高洁出演《朝阳沟》里栓保娘的角色,排练的时间很紧张,然后比时间更紧张的是当时的气氛,在排练过程中,常香玉提出了要修改戏词,杨兰春在写栓保娘埋怨银环妈的一句词是这样的“埋怨声亲家母你个老妖婆”,而有着丰富舞台和艺术造诣的常香玉觉得“老妖婆”很土气也和好庸俗,和栓保娘的人物性格也不太相符,或许这位艺术家是对艺术的一丝不苟,可对于本来就被伤害的遍体鳞伤的三团人来说,这无疑是无理娶闹,对于以倔强著称的杨兰春来说更是不能接受。他的考虑是,时间怎么紧,零时改戏词,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他拒绝了常香玉的要求。至于改词风波的赢家,我们自不比继续探究,但改词风波使得杨兰春和常香玉的恩怨从此冰封起来。
      作为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常香玉始终没有忘记她对三团的亏欠,就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她也没有忘记征得三团和杨兰春的原谅,她让她的女儿请来当时扮演银环的魏云同志、扮演银环娘的杨华瑞同志,扮演栓保的王善朴同志,在病床前,老人紧紧的握住三位同志的手,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扮演栓保娘的高洁同志没有出现,倔强的杨兰春也没有出现。
在接受香港卫视采访时记者问道:“事过境迁,现在您老会不会站在常大师的遗像前,看上她一眼?”他用质朴的武安话倔强的回答到“你给一个老实人出了个难题。”
     回忆杨兰春---- 一张卖身契入得戏曲门
  
杨兰春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20世纪20年代杨兰春出生于太行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河北省武安县,自幼家境贫寒,他读了三年小学就辍学了。 为了能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分担一点忧愁,也为了自己能混上一顿饱饭,13岁起,杨兰春就开始往外跑了, 他当过和尚,随着寺院的僧人为人家举行葬礼和祭奠亡灵时敲敲木鱼,平时就给寺院捡捡柴火,喂喂牲口。 他做过补锅匠,先是给师父拉风箱烧火,后来替师父挑担子。
  因为想唱戏,会唱戏,最终他去了武安落子班杜更会,并与师父签下了一纸契约:“立嘱徒弟杨有根(杨兰春),甘愿在杜更会名下为徒。三年满,四年圆,悬梁服毒,投河奔井,死不见骨头,活不见肉,与师父一概无干。”看着这样苛刻的契约,当时,年仅14岁的杨兰春很害怕,心想:这不等于把命卖给人家了吗?后来,父亲去找他,见了面父子俩哭成一团,父亲说:“孩子,咱死死在一块儿,要活一块儿活。咱回去吧,你娘还在家哭呢!”想到家里连吃的都没了,哭过之后,杨兰春反而劝慰父亲放心。最后,父亲揣着师傅硬塞给他的两个馍走了,他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望着父亲的背影,杨兰春哭了…
   因为会唱戏成为革命人
 
 1938年,杨兰春参加了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当时一位八路军团长刘昌毅爱好戏曲,听说杨兰春会唱戏,马上找到他说:“你是我的兵了,马上跟我走!”就这样,杨兰春正式参加了八路军。
   到部队后,他被分到了重机枪排。在杨老的印象里,那阵子可是痛快极了。当时的战争是既频繁又残酷,每一仗下来都会牺牲一些同志。大家清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活一天革命一天,死了拉倒;我打死一个敌人算够本,打死两个敌人赚一个;牺牲了,我算是革命到底,活得痛快,死得干脆。”
   在重机枪排,从首长到战士都很喜欢杨兰春。文化教员还帮他学文化知识,行军时把两个生字贴在前面同志的背包上,让他边走边学。凡是杨老参加过的战斗,他都编有快板,如实道来。再加上杨老会唱武安落子,爱说个笑话,随手捡起两块瓦片,一敲打就说唱起来,平时再模仿个首长讲话、走路,学得惟妙惟肖,大家都叫他“活宝”。
    经历坎坷笑对人生
   全国解放后,他被推荐去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学习期间,他与田汉合作改编歌剧《小二黑结婚》并作为歌剧系的毕业演出曲目,获得成功。1958年,他因写了《朝阳沟》等五个剧本而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强制下放劳动改造,挨饿受难、病魔缠身,险些丢了性命,是陈毅同志为他鸣不平摘掉了帽子。“文化大革命”中,杨兰春成了“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在河南的代表人物被关进了牛棚,是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解救了他。
 “文革”期间,杨老淋巴肿大,切片化验后说是癌细胞,要到北京接受手术。当时杨老作了最坏的准备,他在老伴儿、儿女们的陪同下逛了逛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儿子提议,全家照张合影照。全家人嘴里不说心里都清楚,这也许是最后的留念。
    进手术室前,儿子、女儿围在床前,心情沉重,老伴儿在一旁眼里含着泪,杨老当时却极平静地说:“我一辈子就爱吃面条,我死了,给我脸上倒两碗面条我就满足了。
   就这样六神不安、度日如年地过了10天,医生来了:“是良性肿瘤,不是癌症。”结局是戏剧性的,是以前那家医院化验时搞错了,把一个妇女的子宫癌切片安到了杨老的名下。这个天大的玩笑,让杨老白挨了三刀,但从中我们却看到了他的那种乐观。
   师从生活为民写戏
 
生活中纯朴、平易、真诚的杨老,戏剧上在不断地创新,他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他的每出戏都有着鲜明的特色,都打上了杨派艺术的烙印。他编导的以《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冬去春来》、《好队长》等为代表的现代戏,许多唱段在群众中口头流传,已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豫剧新流派。老戏剧家郭汉城赞誉他是“改戏的功臣,现代戏的闯将”。
  在中原大地上,也许你不精通戏剧,但你肯定知道豫剧;也许你不知道杨兰春,但你肯定听说过《朝阳沟》。豫剧《朝阳沟》作为杨兰春的代表作,自然说得较多。此剧自1958年诞生至今,已度过42春秋,久经磨炼,成为现代戏经典,许多名段久唱不衰。《朝阳沟》作为时代与传统艺术结合、城市与乡村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道路中出现的经典性作品,火爆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原大地,它熏陶了一代人的情操,它的音符积淀为人们心底久远的乐声。至今在全国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963年12月31日晚,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朝阳沟》。那晚的演出,演员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超水平第发挥了各自的演技。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走上舞台慰问演职人员。当时,大家都像孩子似的蹦了起来,争着要和主席握手合影。杨老说,珍藏着的与毛主席的合影依然是激励他前进的动力。所以,在年近八旬时,杨老离休不离戏,又相继创作了《家里家外》、《山上山下》两个现代戏,改编了《秦雪梅训子》、《苗郎审爹》两个传统戏。
   有人说,杨老编导的戏曲之所以深受大家喜欢,是因为他的创作总能追随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中原父老。所以,长久以来,农民称他的戏是“农民戏”,中原人称他的戏是“乡土戏”,理论家称他的戏是“生活戏”。而他却说:“我在部队是穿军装的农民,到地方是穿干部服的农民,吃的还是农民爱吃的面条,说的还是农民的家常话。我天生血管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胸膛里跳动的是农民的心,用农民的语言写戏,让农民喜欢看,听得美,哼着唱。”
   的确,杨老的创作全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在中州大地上,许多地方都曾留下杨老的足迹,有杨老结交的朋友。1957年,他去登封曹村;1958年他到林县“英雄渠”工地;1960年,他到方城。有了这些底子,杨老还不满足。粉碎“四人帮”后,他为了了解新时期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又在1981年春、夏,到他在解放战争中打过仗的洛宁、栾川、新安等县转了半年,走村串户,在生活中汲取新的营养。杨老下乡不记笔记,不带录音机,特别重视和群众交朋友谈心。他说,感情用钱是买不来的。还说,打动心弦的东西不用笔记也忘不了。因为经常下乡,杨老为了更好的接近群众又不给群众添麻烦,总喜欢提着他的一套“小灶”家具——小油气炉子和锅碗瓢勺,饿了就自己下面条吃。因为喜欢吃面条,杨老曾被大家笑称为“面条协会会长”。
   杨老视戏剧艺术为自己的生命,为了发展戏剧事业,他恨不得献出自己的一切,戏剧界同行们称他为“敢死队”队长。为了深入生活、搞好艺术创作,他拼命工作的动人故事发生了一串串:
   因为创作正在紧要关头,他爱人生产时是托同事送到产房的;
   1981年,女儿结婚,他因埋头写作导演计划,竟然忘了参加女儿的婚礼……
   也因创作时间紧迫,他爱人生病时,请同事帮忙送到医院护理……
   提起这些杨老也免不了对家人感到歉疚,可一搞起创作,他却又一头扎了进去。坚持为观众写戏的杨老自然也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在网上的戏迷论坛中,一位戏迷留言:在河南的戏曲舞台上涌现出过许多一流的舞台艺术表演艺术家。但是,在这些表演艺术家的背后,同样有一大批戏剧工作者在默默地辛勤地耕耘。在河南戏曲史上,有一位老人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杨兰春先生。
    演员感激幕后英雄
   
 戏迷感谢杨老给大家带来了好看的戏剧,那些表演艺术家们同样也对他心怀感激。
    2007年4月21日上午,在河南省中医院的一间病房内,78岁的歌唱艺术家郭兰英趴在87岁的杨兰春耳边,唱起了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名段“七月的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谁家的柿子谁去摘,俺没有柿子心不急……”坐在病床边,郭兰英拉起了杨兰春的手:“老杨哥,你还认得出我来吗?我早就想来看你了!”看到分别多年的老朋友,杨老激动得泪流满面。要知道,这是两位曾在一起创作出中国歌剧院保留节目的老艺术家,分别了近55年后的再次相见!
 “没有杨兰春就没有《小二黑结婚》,没有他就没有‘小芹’……”看着病中的“老杨哥”,郭兰英的眼圈红了,“我们在舞台上表现的是成品,最终得名的是我,这不公平。我恳请大家关注这些幕后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有功之臣。” 除了郭兰英之外,通过杨兰春的作品,“栓宝”、“银环”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演员们也因此而受到了群众的喜欢;一部《花打朝》,一部《七品芝麻官》,流传南北,人人皆知,使马金凤、牛得草盛名远扬;一部部优秀的现代剧让河南豫剧三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戏曲发展史上,有时,一个剧种的维持、繁衍和兴盛往往系于一人。就像当年的豫剧有樊粹庭、川剧有黄吉安、秦腔有范紫东、评剧有成兆才、河北梆子有杨韵谱一样,建国后豫剧的现代发展有杨兰春。杨兰春就是中原大地上的戏曲艺术之魂灵。

(本站编辑:小默)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马秋仙

下一篇:张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