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林代表说:川剧艺术博大精深,不单单只有变脸
四川省川剧院这两年可谓风光无限,一出《易胆大》,一举拿下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和文华大奖。不久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又作为川剧的传承人,领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证书。说起川剧,陈智林代表就劲头十足。对于目前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他也一一爽快作答。 变脸≠川剧 “变脸只不过是川剧的表演技巧之一,这几年却被炒到了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很多人一提起川剧,马上就想到变脸,好像变脸就是川剧的代名词,这是不对的。”陈智林代表说,“川剧艺术博大精深,无论是语言、声腔,还是表演、音乐都有自己的特点。变脸的走红虽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川剧的知名度,但如果公众的兴趣仅限于此,反而会影响到对川剧的传承保护。” 关于变脸是否需要保密的问题,陈智林代表的看法是态度决定一切。“对于诚心诚意前来学习传承川剧艺术的人,我们愿意倾囊相授,不管他们来自哪里。但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对川剧艺术并不感兴趣,学习变脸的惟一目的就是转卖他人,借此牟利。对他们,我们当然要守口如瓶。” 因地制宜安排戏曲课 关于即将试点的中小学京剧教学,陈智林代表认为,在中小学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普及方式,不能一刀切。“京剧是国粹没错,但各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不同,流行的戏曲品种也不同,非要让大家都唱京剧确实有点不合适。” 陈智林代表建议,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戏曲课,这样既能调动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又能让陷入困境的地方戏曲得以传承。 陈智林代表还指出,虽然只是让中小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戏曲知识,并非专业学习,但仍然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如果老师自己都不懂戏曲,又如何能让学生们正确了解相关知识呢?”陈智林代表说。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