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锣鼓谱
晋剧中路梆子音乐中的锣鼓包括晋剧舞台上所有锣鼓谱。按照用途可分为八大类,具体介绍如下: 1 唱腔中的锣鼓 在中路梆子锣鼓中,用于各种唱腔的起唱、行腔、转承、流、绕以及收尾的锣鼓,统称为“唱腔锣鼓”。它可以在演员演唱时,通过锣鼓的引导、配合、衬托,使其在唱腔的节奏长短、力度强弱、行腔快慢、起承转合等诸方面达到高度统一,以便进一步达到深化情感,体现人物个性,渲染气氛。唱腔锣鼓按不同板式节奏又可划分为如下方面。 (1)、四股眼唱腔锣鼓 七锤子起板类: 四股眼小脆头子,四股眼小脆锤子,四股眼七锤子,四股眼七锤子带脆头子。 勾锤子、撩子类 勾锤子、四股眼上句尺字过门带撩子、四股眼下句一锤子或带撩子。 四面景: 四面景是根据特定环境和剧中人的表演程式而专门设计的一种唱腔。有固定起法,行腔中有四个乐句,由慢到紧,即四股眼、夹板、二性、紧二性或流水,包括四个节奏,所以称为“四面景”。 起板“三变化” 在四股眼的起板中,由于演唱情绪的需要和调剂音韵,从四股眼起板过门中直接转入另一种板式(夹板)起板锣鼓的起法。主要有:带四股眼起板帽子的夹板脆头子、四股眼转夹板起板、四股眼转夹板再转二性起板等。 苦相思类 “苦相思”本是一种特殊的曲牌,为加强唱腔情感,把它加在了唱腔过门中。主要有:四股眼七锤子苦相思、四股眼锣儿苦相思、武苦相思。 (2)、夹板唱腔锣鼓 起板、带小脆头起板、七锤子起板、紧还魂七锤子起板、单锣夹板起板、夹板七锤子带脆头子起板。 (3)、二性唱腔锣鼓。大致分为二类 二性七锤子起板 二性七锤子、二性七锤子带脆头子、二性小突辘子、二性起板、二性大脆头子、二性小脆头子、二性花梆子小脆头子、二性大突辘子、二性单锣突辘子。 二性唱腔行腔过程中的锣鼓 二性勾锤子、二性小脆头子、二性小锣蟪子。 (4)、流水唱腔锣鼓,分三类: 用于流水起板锣鼓、用于流水收场的锣鼓、用于“一二三流水”锣鼓 (5)、介板唱腔锣鼓分三类 介板起板锣鼓、行腔中锣鼓、介板收场锣鼓 (6)、滚白唱腔锣鼓 滚白帽子、脆头子、杵儿、滚白尾子、滚白丝弦过门、小流白。 2、念白锣鼓 在戏曲中,把强化演员念白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及衬托人物精神气质的锣鼓,称为念白锣鼓。 3、身段锣鼓 在戏曲音乐中,配合演员身段表演的锣鼓叫做“身段锣鼓”。 4、武打锣鼓 武打锣鼓是配合演员武打动作(把功、挡子、舞要)中用的锣鼓叫“武打锣鼓”。如:急急风、打出手、关南小战儿、战杀等。 5、舞蹈锣鼓 在戏曲中,紧密配合剧中人舞蹈表演程式的套子锣鼓。如:抹架子、跳虎、跳判、小走边等。 6、曲牌锣鼓 在中路梆子音乐的弦乐曲牌和唢呐吹牌中,有一部分根据其曲牌的旋律起伏、节奏的变化,配有相应的锣鼓谱,艺人就把这类锣鼓称为“曲牌锣鼓’。这类锣鼓谱共搜集了五十多个。根据戏曲表演程式,诸如:坐帐点将、起兵出征、对刀对枪、得胜还朝、迎客送客,大三眼腔、大前尾声、大后尾声、开门鼓、水罗音等等。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