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艳玲评剧表演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在近日沈阳市政府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中,“鑫艳玲评剧表演艺术”名列其中。是继“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评剧表演艺术项目后又一评剧表演艺术项目,是对鑫艳玲几十年舞台艺术公正的评价和地位的定位。    鑫艳玲1926年生于原籍山东。幼年家境贫寒,父母将她卖给别人。11岁时养母将她带到吉林省海伦县,拜评剧演员张振东(艺名四季红)为师,16岁随戏班演出,她擅长演唱的戏主要有《刘翠屏哭井》《珍珠衫》等。   新中国成立后她积极演出新剧目如:《王贵与李香香》《血泪仇》《折聚英》《新贪女泪》《祥林嫂》等,其中《新贪女泪》参加沈阳戏曲汇演荣获特等表演奖。1952年在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她演出的《新打狗劝夫》荣获表演一等奖。1953年,她在东北大区戏曲汇演中,她主演的《杨二舍化缘》(晏甬创编),荣获表演奖。1963年在沈阳市现代戏汇演中,她主演的《霓虹灯下的哨兵》荣获优秀表演奖。      鑫艳玲扮相秀丽,唱腔优美,善于传情,尤其擅长扮演悲剧人物,真切感人。她那细腻朴素的表演和带有浓郁传统韵味的优美纯正的演唱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她的《白蛇传》、《杨二舍化缘》、《祥林嫂》、《打狗劝夫》《茶瓶计》《陈妙常》等唱腔,至今仍在评剧专业演员及评剧票友、爱好者中传唱。1988年鑫艳玲因患肺癌病逝于沈阳。      评剧艺术是中国重要的戏曲门类,在中国评剧艺术百年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评剧艺术家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他们依各自的条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了中国评剧艺术的群星璀灿、流派纷呈,尽管许多艺术家没有开宗立派,但他们的艺术依然被观众喜爱、接受和推崇。到目前为止,评剧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只有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鑫艳玲四位艺术家的表演艺术。      那么,评剧界其他有影响的艺术流派、艺术家的表演艺术如李(金顺)派、刘(翠霞)派、爱(莲君)派、白(玉霜)派、喜(彩莲)派、新(凤霞)派、鲜(灵霞)派、李(忆兰)派、张(德福)派、魏(荣元)派、洪(影)派、马(泰)派以及其他一些颇有影响的评剧艺术家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何时能够纳入非物质文化遣产之中呢?我们期盼着。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