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首演50周年,为了纪念这部经典越剧的五十大寿,SMG艺术人文频道、上海越剧院等单位大合作,共同推出“《红楼梦》情牵五十载”特别节目。节目分上下两集,将分别于3月15日和3月22日在艺术人文频道《文化主题之夜》播出。
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王文娟、周宝奎、金采风、吕瑞英、孟莉英等将为广大观众朋友们娓娓讲述越剧《红楼梦》从舞台首演到电影上映风靡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
徐玉兰王文娟揭秘幕后
1958年越剧《红楼梦》首演,从2月18日大年初一一直演到3月31日,连演54场,观众达八万六千多人次,但幕后的压力与艰难却很少有人知道。编剧徐进写剧本就整整花了三年时间,徐玉兰、王文娟为了演活十三四岁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也是煞费苦心。徐玉兰收集了各种艺术形式所表现的“贾宝玉”,从“泥人张”的贾宝玉中深受启发,通读3遍原著从书中找到灵感,设计了宝玉甩着“檀香佛珠”的出场动作,令人耳目一新。
王文娟透露,当年她曾说过“演不好林黛玉就杀我头”,在节目中她道出原委:“当年徐进写的本子不被领导看好,但他很有信心,我们为了支持他就立下了这个军令状。”
“宝黛”形象深入人心
越剧《红楼梦》在上海一炮而红之后,立即沿长江到全国巡演,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到武汉演出时,一位观众特地买了两张票,一张留给已经去世的母亲,因为母亲生前曾是《红楼梦》迷,他还将母亲收集的全套《红楼梦》香烟牌送给徐玉兰。因为宝黛形象深入人心,观众寄来大量信件和各地特产,甚至有人从新疆寄来哈密瓜,有的观众误以为王文娟和林黛玉一样体弱多病,给她寄了中药和猪油。
1959年,《红楼梦》走出国门到朝鲜、越南演出,越南当地的翻译在演出中进行同声翻译,他们也被剧情打动,一边翻译一边流泪,观众们依然掌声如雷。而扮演薛宝钗和王熙凤的吕瑞英和金采风正是此时加盟《红楼梦》的,两位老师在接演各自的角色时都极不情愿,吕瑞英笑说:“我平时出演的都是一些率真爽气的女性角色,但薛宝钗却非常有心计。”尽管如此,她为了演好这一角色,还是下了苦功,抽出时间认真阅读小说原著,“理解”薛宝钗。同样,金采风接演王熙凤时也哭过鼻子,如今她认为,接演这个角色为自己开拓了戏路。
1960年《红楼梦》赴香港演出引起轰动,著名导演朱石麟提议将该剧拍成戏曲电影,他钦点得意门生岑范执导该片。今年年初岑范导演因病故世,各位越剧名家在节目现场难掩悲伤之情。王文娟回忆道,当时虽然大家都是名角,但是片酬却都不高,“完全没有明星待遇,晚上拍戏加班也只有两毛钱的晚餐费,每天拍片只能坐电车,但当时大家齐心协力,完全不计较,全心全意打造经典。”
四组“宝黛”重聚首
《红楼梦》的成功背后积聚了许多人的心血与汗水。节目中四组“宝黛”组合:陈颖、华怡青;钱惠丽、单仰萍;郑国凤、王志萍;赵志刚、方亚芬与老一代艺术家共话一段段难忘动人的“红楼情缘”。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