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盘妻索妻》再现,越剧还得姓“越”
喜欢越剧的观众对 《盘妻索妻》这出戏一定耳熟能详。18年前,尹桂芳嫡传门徒萧雅主演的该剧在香港引起轰动。此后 ,《盘妻索妻》多以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18年后,萧雅再次在剧中扮演主角梁玉书,并对该剧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昨日,谈到即将于7月4日在湖北剧院上演的《盘妻索妻》以及7月5日上演的《巡按斩父》,萧雅表示,创新是有的,但是越剧还是要姓“越”。   ·难演,要挖掘经典   《盘妻索妻》自1989年在香港完整地演过一次后,国内一直没人再完整地演过。萧雅说,这是因为这出戏难度很大。新《盘妻索妻》由原来的3个半小时压缩为2个半小时,精简的部分主要为儿子与父亲的戏份以及背景交代,以往脍炙人口的折子戏、唱段如《盘妻》、《中秋》、《洞房》等都一字不改。   ·创新,要保留传统   萧雅认为,新的《盘妻索妻》配乐改动最大,在突出民族乐的同时,也采用了合成器,过门上也更加紧凑。她认为自己在新版的表演比旧版更为出色,她说:“17年前我是看重‘作’,本身经历、阅历都有限,自己在舞台上作,但心情并没有到位。现在我自认心性成熟了很多,能体会台词后面的潜台词。一个演员光会唱、作还不够,必须有艺术感悟。”   重新打造的《盘妻索妻》不但在表演、舞美、灯光、服装等方面给人新的感觉;萧雅在剧中的扇子功更胜当年,已是一大“绝活”;更主要的是她把通俗歌曲中的轻声气声唱法加上美声唱法融进尹派唱腔,丰富了越剧的表现力,使之富有时代感,为越剧争取了大批青年观众。创新会不会惹来老观众的不满?萧雅表示不会,“每个剧种有它的特色,越剧讲究的是江南阴柔之美。创新的基础是看清传统的东西,绝对不能忘本。” (记者 黄丽娟)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