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是头回来东北黑龙江吧?要说茶余饭后有啥稀罕好看的玩意儿,那就属二人转啦!走,带你去看二人转!
看着没?这二人转是咱东北最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品种,由男女俩人表演,一丑一旦,穿红挂绿,喜兴热闹,载歌载舞,化出化入,唱小曲,演小帽,讲故事,扭秧歌,耍扇子,舞手绢,还有各种绝活技巧,别提多热闹啦!是吧!尤其咱东北的农民兄弟们,最得意这二人转,在那些缺少娱乐的年代里,二人转简直就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道文化风景。
这么抬举二人转,自然有理由:首先,二人转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自由洒脱的精气神儿,它扎根在民间乡里,散发着浓郁的泥土味儿,简直就是咱农民自己生活的写照,在二人转传统节目里,几乎囊括了咱东北人的生活习俗和劳动内容,哪怕是说皇上的故事,也夹带上东北黑土地的蛮荒色彩,它就像一部描写东北风情的“百科全书”,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其次,二人转质朴无华,豪爽大气,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真正和农民们“不隔语,不隔音,不隔心”。它强大的艺术吸纳功能几乎“横草不过”,随意性、即兴性风格非常突出,不断地花样翻新成为二人转世代传承的看家本事。你说,老百姓们又咋能不喜欢二人转呢?!
你要问二人转在东北的黑龙江啥前儿有的?那可说来话长。二人转最早叫“蹦蹦戏”,听二人转老艺人口碑相传,咋也有快三百来年啦!有文字记载的黑龙江二人转,始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当时热河副都统、户部尚书英和被流放至卜奎(今齐齐哈尔),曾带来了一支热河(今河北)蹦蹦戏班;清同治九年(1870年)蹦蹦艺人穆忠堂在宁古塔(今牡丹江)一带传艺演出,收齐兰亭等人为徒,师徒数人共同演出“蹦蹦戏”,才有了当时“天下最属宁古塔蹦蹦好”之说。
要问二人转源自哪里,也说法不一。有“莲花落打底儿,什不闲镶边儿”、“秧歌打底儿,莲花落镶边儿”、“秧歌打底儿,百戏镶边儿”及来自满族民间“花会”“热河大鼓”等音乐形式多种。不管咋说吧,二人转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