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娃娃热衷“玩”粤剧

     积极培养粤曲接班人;小“曲艺家”不久将送戏下乡   抑扬顿挫的唱腔,有板有眼的表演,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小孩颇具专业水平地“玩”起了粤剧。   日前,记者跟随容桂曲艺协会会长林少雄来到容山小学,悠扬的粤曲声随即渗入耳间,这是容桂少儿民乐队的孩子们,正在为4月初该街道举行的“文化进社区”巡演积极练习,届时,这班小“曲艺家”将到各个村居送戏下乡。

  孩子:   用业余时间学唱粤剧   “落花满天蔽月光……”沉着地弹着琵琶,音乐如行云流水般流淌,10岁的郭晓珲一站在舞台上自然就有超越年龄的沉静自信。4岁就开始学粤曲、5岁就登台表演的她,现在已是顺德粤剧界的“名人”,并已是“佛山民间十大唱家”之一。   虽然只有10岁,但晓珲已经2次赴京参加全国曲艺比赛,2004年她还拿到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优秀奖。每个周日下午,晓珲还和少儿民乐队的15位小成员来到容桂文化站上课,风雨无阻。别的小孩在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她却要对着曲谱用心地揣摩、练习。虽然少了很多玩的时间,晓珲却认为“值得”,因为唱粤剧对于她来说,是件愉快的事。

  家长:   全力支持孩子学传统艺术   “小孩学粤曲不但学到传统艺术,还能学到很多修身养性的道理。”容桂市民周国荣告诉记者,当时儿子对粤曲有兴趣,没想到他一学就是2年多,还学得很不错。不但学习成绩进步了,连说话也变得“彬彬有礼”。他还说,顺德的小孩子粤曲学得好,家长支持也有很大关系。顺德本是曲艺之乡,许多家长喜好粤曲,平时会来一两段,对孩子耳濡目染;孩子被选进这个民乐队学习曲艺,家长们更是全力支持。   许多家长都表示,粤曲是佛山的传统艺术,既然孩子有兴趣,肯定要全力支持。“艺术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帮助,还可以让他们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师父:   希望从小培养接班人   “粤曲是顺德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希望这个这一传统文化时间长后就失传了。从小培养这些娃娃,就是让这门艺术得到传承。”身兼少儿民乐队老师的林少雄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让历史悠久的顺德曲艺能后继有人,1995年容桂文化站就成立了少儿民乐队,队员年龄从5岁到13岁,并专门聘请了顺德知名民乐教师担任辅导老师进行培训。

   据了解,目前,在顺德容桂、均安、大良等镇街以及区内部分小学已开办了戏曲培训班,对有潜质的有兴趣的青少年进行击乐、音乐、唱腔等方面的授教,而这些小孩子们也将粤剧“玩”得出神入化,还不时到周边城市表演。林少雄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学习顺德曲艺的大家庭中,让这项传统艺术得以“接力”、得以发扬光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