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戏的老人们 民杨福生
    在桑榆小区东南侧,有一个花草遍地、藤架缠绕的小院,那就是小区的“文化活动室”。平日里,下棋的、打牌的、看报的人们来来往往,倒也安静,可每逢星期日的下午,这里就热闹非凡——锣鼓喧天 ,丝弦阵阵——这是戏迷的活动时间。

    来这儿活动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尽管职业不同,脾气秉性各异,但有一样是共同的——迷京戏。他们有的操琴拉弦,有的打鼓击板,有的引亢高歌,有的屏气细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惬意、陶醉、满足。

    唱老生的李老,今年七十六岁,退休前是一家工厂的厂长。他从小就喜欢京戏,什么马派、余派都能来上两段,而且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每到活动时间,他都是早早来到活动室,泡上一杯茶,静静地等着主持的安排。为了使自己的演唱达到最佳效果,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校音器,每当演唱时,都要和乐队对对弦,那认真劲儿,不亚于他当厂长时,检查自己工厂生产的产品。

    退休前在五金商场当售货员的张老,今年已经八十二岁了,个子不高,胖胖的。尽管退休快三十年了,但还保持着售货员的职业习惯,见人打招呼总是一脸的笑容。张老喜欢青衣行当,唱戏时,总是微低着头,眯起双眼。行腔曲回婉转悠扬,却是一脸的深沉,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张老每次只唱一段,稍作休息就蹒跚离去,说家住东山,道儿远,要倒车,天黑了不方便。

    杨老、徐老,一个八十,一个七十二。杨老不爱说话,听起戏来,闭目凝神,好象睡着了一样,但听到精彩之处,他会出人意料地大叫一声“好”,引来人们的侧目,他也不以为然。徐老健谈,边听戏边评论,这个唱戏的荒了腔,那个打鼓的走了板,俨然一个行家里手。有时还带来几张小报,向左右邻座的人们推荐他感兴趣的趣闻轶事。他说,他到这儿来一为听戏,二为结交戏友。

    当了三十多年铁路警察的冯老,也有七十四岁了,身体健壮地像个小伙子。退休后一直为人打工。赶上星期天休息就来活动室听戏。对来活动室的人们,他了如指掌:那个唱小嗓的老头退休前是市体委的,那个唱小生的是市报社的记者,那个女的在全国戏迷票友大赛上获过奖,那个拉京胡的他爸爸在货运工作……

    仲秋的夜来得早,华灯初上时分,活动室唱戏的老人们带着一脸的满足离去。尽管他们回家的脚步有些缓慢,但走得却很稳很稳。

(本站编辑  刀马旦)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