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戏曲觅得小知音,“校园戏曲之星”未来可期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丝竹管弦乐中,一个个扮相俊美的孩子先后登台,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舞有模有样。7月6日至8日,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青少年戏曲大赛决赛在嘉定文化馆举行,来自全市各大中小学及艺术院校的130名参赛选手激烈角逐“校园戏曲之星”。

戏曲普及培养小戏迷

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从一个兰花指、一个剑指,一个转身、一个碎步都有模有样,梨园薪火代代相传。

赛事分为京昆组和地方戏组两大类,设专业组别和非专业组别。自“戏曲进校园”推行以来,上海培养了一批“资深”的小戏迷。

金山区实验幼儿园的陆佩敏年仅3岁,是年纪最小的选手。老师介绍,幼儿园从2016年起开始进行沪语教学,沪剧演员吕丽贤、李建华携手来到幼儿园,指导孩子学习“沪语儿歌”“生活情景对话”等。陆佩敏因为在家受到会唱沪剧的奶奶影响,音准等各方面条件比较好,被选入沪剧社团。近年来,金山区将“戏曲进校园”与“一校一品”建设、青少年民族技艺培训项目等结合起来,与长三角地区10家专业戏曲单位合作,把戏曲名角请进校园,在全区学校全面普及传统戏曲文化,培育了一个个学校里的沪剧社团。

作为上海京剧院幼儿京剧启蒙教育基地,嘉定区丰庄幼儿园致力于将“艺术京剧”转变成“教育京剧”,在京剧与语感、美感、品德、生活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园歌《民族国粹我弘扬》人人会唱,云手、四方步等程式动作孩子们也不陌生。幼儿园还通过剧目欣赏,带领孩子们了解《卖水》《沙家浜》等唱段故事的来龙去脉,并学习演唱简单的课本剧《红灯记》《铡美案》等。京剧班负责老师王?丽介绍,京剧在嘉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新街道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均以“京韵特色”出名,“京剧是慢的艺术,慢慢熏陶,生旦净丑能觅得更多知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范派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评委韩婷婷感慨:“孩子们从唱念做打到服饰装扮都很到位,这是对戏曲综合性表达的全面传承。”除了学校外,少年宫、青少年文化中心乃至专业剧团都在致力于戏曲艺术的普及。“京昆沪淮等剧团都有自己的普及培训点。”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评委金喜全说,以前是专业院团主动找机会进学校,现在反了过来,“或讲座、或培训,整个社会都在渴求传统文化的滋养。”

梨园薪火代代相传

专业大学组选手钱安妮等演绎《扈家庄》。

9岁的朱韵霓是高安路第一小学的学生,复赛中,她以一曲《牡丹亭·游园》将昆曲的悠扬婉转展现得淋漓尽致。赛后,观众们才发现,她原是昆曲名家梁谷音的外孙女。从小,朱韵霓在外婆的耳濡目染下喜欢上昆剧,偶尔还能哼两句。去年,她正式加入昆剧团“follow me 昆曲跟我学”少儿班,拜师昆曲演员陶思妤。“学习昆曲是我的个人兴趣。”决赛现场,朱韵霓准备挑战外婆的名段《西厢记·佳期》。

这些首次展露头角的小演员们令人看到了梨园薪火代代相传。闵行区七宝明强第二小学学生朱文漪是货真价值的戏曲迷,自幼儿园毕业后就开始同时学习京剧和昆曲,“我喜欢京剧刀马旦的气势,也喜爱昆曲的细腻优雅。”妈妈陈雁斌说:“孩子唱得很美,看到她这样,我心里就很满足了。”

转身、碎步、剑指,戏曲艺术的一招一式中,展现出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而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等经典剧目,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还传递出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评委韩婷婷说,市民文化节青少年戏曲大赛是戏曲传承的“加油站”,“让孩子们学戏,不是一定要培养他们走上专业的演员道路,而是希望孩子们能了解戏曲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