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让戏曲片焕发艺术青春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亮相今年国际电影节首映盛典单元,开启世界首映序幕。首部3D昆剧电影《景阳钟》、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作为今年电影节展映片,举办首映式,同日沪剧电影《雷雨》举行开机发布会,为今年电影节增添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电影的绚丽光彩。(6月18日解放日报)

  去年的电影节开幕式,一段京剧舞剑惊艳中外嘉宾,台上京剧演员史依弘与巨幕上3D电影《霸王别姬》的虞姬同步起舞,银幕上下云鬓剑影交相辉映,京剧之美扑面而来。电影节特设戏曲电影单元,《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乾坤福寿镜》《谢瑶环》《萧何月下追韩信》《勘玉钏》等影片陆续上映,这些经典戏曲电影,用观影留住戏曲的精髓和“原汁原味”,引发戏曲迷的观影热潮。

  时至今年,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这部曾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30年后搬上银幕,不仅融入了30年来演出不断打磨锤炼的升华,更增添了电影语言的特有魅力,情节更快速地向前推进,从原来的150分钟舞台演出,拍摄成为120分钟的大银幕影像,在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同时,突出展现戏曲电影的光影魅力。

  曹操和杨修这两位惺惺相惜的旷世奇才,影片从他们反目成仇走向决裂的情景这,显出了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尚长荣与言兴朋两大名家,将曹操的一忍再忍和杨修的咄咄逼人,诠释得十分鲜活、惟妙惟肖,两人高超的演技高超,同台的彼此飙戏,显现出历史人物的复杂饱满,而声情并茂的唱腔、出神入化的表演、入木三分的性格刻画,不禁让人大呼过瘾。电影化的镜头运用,通过细节捕捉、画面组合,3D、4K、全景声技术的运用,把演员从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种情感的精彩表演,显示的得淋漓尽致,营造出舞台难以企及的银幕震撼。

  回望过去,中国电影与传统戏曲有着百年不解之缘。从1948年我国拍摄第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色戏曲片算起,上世纪60年代前后,拍摄过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戏曲电影,从《杨门女将》、《十五贯》、《碧玉簪》、《桃花扇》、《天仙配》到《穆桂英挂帅》、《尤三姐》、《女驸马》,涵盖京剧、昆剧、豫剧、越剧、粤剧、黄梅戏、锡剧等10多个戏曲样式,这些戏曲电影的摄制,让中国传统戏曲,依靠电影技术的播放效应,推动传统戏曲有效传承,满足一大批热爱戏曲人群的欣赏需求。

  从舞台到银幕,戏曲电影让一瞬的精彩,凝驻在时光之中,也让流派艺术和经典剧目得以保存下来,这一过程不只是艺术载体的转换,而是借助电影,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果说戏曲电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越剧电影《红楼梦》、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评剧电影《花为媒》等一批经典作品,使得中国戏曲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一批戏曲表演艺术大家也观众瞩目,那么当下推动传统戏曲与最新科技相结合,产生全新的视听体验,把戏曲样式的声腔艺术,转化为全景声的银幕荧屏运用,把舞台艺术完美的转化为影像艺术,凸显戏曲角色细腻的情绪塑造,透过镜头,将戏曲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搬上银幕,通过自由转换的电影语言,让戏曲流派的特色,在光影下展现无疑,赋予戏曲艺术更多的内涵,呈现戏曲电影深刻的思想内涵。

  新世纪以来,已有近70部戏曲电影诞生,3D、全景声等最新科技被运用其中,更多电影语汇也为戏曲的当代传播,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更多的人能通过银幕、荧屏和网络,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神奇美妙。电影是文化的“使者”,电影节是“文化使者”走向世界的桥梁。借助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平台连续多年的戏曲电影放映,凸显传播戏曲电影的魅力和亮丽,也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增加一份独到的精彩,更为申城打造戏曲电影高地,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光影里的戏曲艺术真善美,作出非凡卓越的贡献。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