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图片均为
演出精彩瞬间。
刚刚过去的四天,在京剧大码头上海,掀起了一股袁派艺术旋风。《九江口》,《李逵探母》与《红灯记》,《霸王别姬》,《风雨杏黄旗》,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先后上演。四场大戏各有千秋,从不同人物展现了京剧袁派艺术的多样风格。杨赤携手当今京剧界一流名家于魁智、李胜素、赵葆秀、奚中路、袁慧琴、翟墨、金喜全、窦晓璇等,让戏迷为之疯狂,连续四天来看戏者不在少数。更有年轻戏迷在演出结束后堵在电梯口,看见名家接连出来后激动大喊:“哇!杨赤!”“哇!于魁智、李胜素,求合个影吧!”
名家齐聚一堂
京剧大码头戏迷伸出大拇指
今年是京剧大师袁世海先生诞辰100周年,作为袁先生得意弟子、袁派艺术基地,杨赤带领大连京剧院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隆重举行“纪袁系列演出活动”。之前的北京站演出大获成功,在梨园界谱下佳话。眼下刚刚结束的上海站演出,再次获得来自全国各地戏迷的高度评价,使得京剧袁派艺术绚丽绽放。
尤其是纪袁系列演出活动中,有近10位当今一流名家联手上演经典剧目,难得一见,让戏迷深深震撼,纷纷伸出大拇指:“能把这么多名家聚起来,真了不起。”还有戏迷冲着杨赤而来:“袁派戏我们在上海很少能看到,这次是专门冲着杨赤来的。”有年迈的戏迷和记者聊天:“袁先生把架子花脸能发展到成为主演很了不起,杨赤在袁先生的基础上又有了延伸,非常好。”
还有不少新戏迷也因为这次袁派系列演出而走进剧场,“以前没看过京剧,听朋友介绍这次演出很难得,所以一起来看,确实改变了对京剧的认识。”
袁派艺术传承
杨赤:有责任把袁派艺术推向全国
在本次演出中,许多名家纷纷缅怀袁先生。曾和袁先生在同一剧团的于魁智,多次谈起袁先生对自己的提携和培养:“我曾经将近20年在先生身边观摩、学习、熏陶,并深得先生的关怀和厚爱。在后来排戏期间,袁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亲临现场为我们指导,演出后也及时为我们指出不足,此情此景终生难忘,谆谆教诲至今令我受益匪浅。”
提及恩师,也总让大连京剧院院长、袁派领军人物杨赤陷入回忆中:“老师20年来到大连36次,几乎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大连京剧院身上。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要将老师的袁派艺术在大连传承好,并推向全国。”对于袁派艺术的传承,杨赤认为流派传承不是单靠哪个人,“特别是袁派艺术,讲究的是整体,大连京剧院这些年坚持发扬袁派艺术,成为剧院的艺术风格,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地位。这次纪袁活动,无论媒体还是专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大连,也说明这些年在大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我们有条件去全面发扬袁派艺术。”杨赤还表示,今后也会大量安排演出袁派戏。
5月,纪念袁世海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最后一站将回到大连,届时不仅有袁世海先生铜像落成仪式,从5月19日至5月22日,三场大戏《李逵探母》《霸王别姬》《风雨杏黄旗》将接连在大连宏济大舞台上演。5月22日,将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上演《群·借·华》,不仅数位名家再度齐聚,更有曲艺界大咖郭德纲将与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一同饰演“曹操”,敬请期待。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