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最近电影《叶问3》可谓是火到了家,据网上数据显示,上映6天来,《叶问3》的票房分别为1.5亿,1.94亿,1.22亿,4885万,6380万,2605万。瞬间有一种全世界都在看电影的感觉……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如坐火箭一般咻咻咻的往上冲,加上外来文化的进入和新生艺术的涌现,人们对艺术产品有了新的要求。
然而,在全国娱乐需求一片大好的情形之下,中国戏剧的处境却日渐衰落。
以越剧为例,无论是演出的节奏、演出的剧目、表现的手法、反映的内容等等,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有些远了,以致与观众难以产生共鸣,艺术魅力减弱。
具体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越剧发展需要经济支持。为了争取观众,越剧不断加大投入,现代科技、先进装置在舞台上大量应用。为求得收支平衡,只好提高戏价,而戏价高了,更没人看,票房收入就更加不行。客观上造成了投入大于产出的不良循环。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可以选择的文化产品日益增多,花钱到剧院里去看戏已经不是主流,于是,经济发展对越剧产生的“负效应”就出现了。
戏曲发展的生产力在于不断改革和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符合观众需求的、先进的、新鲜的呈现方式,而新生代越剧普遍存在技重于戏、旧对于新、守胜于创等现象,特别对流派唱腔的认识,过分强调继承,忽略了继往开来,创新发展。
越剧属于俗文化范畴,是老百姓的艺术,应扎根民间,面向群众。现实中,许多人把越剧看作殿堂艺术来运作,制约了发展,偏离了方向。
社会进入转型期后,越剧从业者的心态相对失衡,只看到新艺术形式是富裕的艺术,对戏曲前进——稳定——再前进的周期性规律认识不足,只看到困难,没看到机遇,以致有些专业人才改行离散。
越剧团体体制改革步子缓慢,缺少强有力的措施,演员新陈代谢不畅,管理和操作跟不上市场形势的发展,艺术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出戏出人缺乏后劲,开拓市场缺乏力度。同时,越剧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应用的保护,无偿地作为新媒体服务,却得不到到应有的收益。
“今天,越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的时代。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越剧的传播与生存方式完全不同以往。”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以《新媒体时代的越剧》为题,阐述了越剧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茅威涛说,只有自觉地掌握与运用这些新媒体,善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和渠道吸引观众、培养观众,越剧才能继续成为当代中国戏曲的领跑者。
总的来说,无论新媒体时代对越剧有怎样的影响,无论越剧怎样回到它自己的文明形态,拿出来的艺术产品是不是这个时代的,才是关键。不然,永远是关上门自娱自乐。而想要将越剧与时代相融合,则需要我们共同的关注与努力。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下一篇:越剧名家登台献演经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