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艺文界交流戏曲挖掘与保育

   戏曲曲艺在澳门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因而大量的素材散落於民间。为进一步挖掘相关的历史,凝聚社会力量,集思广益,共同推动澳门文化保育工作,澳门基金会日前在会址举办了“澳门文化保育──从澳门的戏曲曲艺谈起”交流会。邀请瓦舍曲艺会会长、“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戏曲曲艺卷负责人沈秉和,以及他的编纂团队成员、中山大学教授程美宝任主讲嘉宾。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澳门基金会研究所处长郑妙思、参与编纂“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的部份团队成员与评委,以及来自本澳曲艺界、文化界、历史学者等关领域的人士共50多人出席了活动,就澳门戏曲曲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育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沈秉和分享了其团队参与澳门卷编纂的过程,项目开展3年以来,经过大量深入的田野考察,搜集和整理了丰富的澳门戏曲曲艺素材,当中涉及历史背景、曲目、场景、着名演出者等等。他从澳门粤剧和曲艺文化,探讨其社会价值和影响,并强调戏曲曲艺是丰富市民生活的重要元素,其影响力跨越社会各阶层,深植於平民百姓以至官商名流,共享相同的时代旋律,这也是澳门戏曲曲艺发展的特点之一。沈秉和坦言这是一项时代的重任,若不及时抢救,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很可能永远消失,将是澳门的损失。

  程美宝补充,编纂团队聚焦澳门,注重民间基础,因而走访多个图书馆、大街小巷、庙宇等,通过文献梳理、访谈、实地考察,系统地呈现了相关的人物传记、演出习俗、场地,甚至文物古蹟,资料非常珍贵,如酬神的神功戏、剧团、唱家班等资料,整理的曲目逾1600首。

  与会者反应热烈,积极提出相关建议,认同有关工作意义重大,对传承澳门文化和艺术均非常重要。其间,不少与会者分享了各自在戏曲领域中的见闻、昔日演出场地、表演者,及各种相关资料。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交流会极具意义,同时认为抢救民间艺术刻不容缓,工作量非常庞大,任重而道远。

  澳门基金会乐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和配合这项工作,重视本土文化保育,亦将继续为民间艺术的收集和整理搭建平台,为“澳门记忆”项目提供素材。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