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迷的新春节目排练记

   “过大年,唱大戏”。作为评剧之乡,宝坻区有大大小小数百个业余评剧团队。每到春节,不管大戏小戏,这些评剧团队总要给乡亲们唱上几出。为了唱好这几出,他们早早地就要排练。眼看离春节没几天了,这些评剧团队练得怎么样了呢,让记者带您走近他们去看一看。

  这几天,宝坻区文化馆格外热闹,城里城外的多个业余评剧团队都在这里排练春节节目。这其中最有声势的要数艺馨评剧团和双王寺评剧队混合排练的现场。艺馨评剧团王庆忠说:“现在呀普通老百姓对这个评戏口味特别高,要求严了就是,总是这俩人,总唱一出戏,一看,他就算了,不瞅了,不能总重复过去那几段子了,我们联合几个评剧队一堆儿打造几出精品,展现给老百姓。”

  共同演出为的是取长补短,奉献精品。打造精品,首先阵容要齐整,艺馨评剧团为了新年演出,特别排演了表演唱《刘巧儿》选段《火红的太阳》,可没成想进入正式排练时却遇上了麻烦。原定的六个“刘巧儿”中有一位老大姐因为腿疼,来不了。这可急坏了其他人。已经成型的节目不能不上,救场如救火,大家果断决定,上新人。

  艺馨评剧团李秀芬说:“我们又抓一个新人,最近呢,我们又早早晚晚又加点儿班,又给她排练排练,今天就这样把这节目给演下来了。”

  几个评剧团里,演员们平均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而且春节临近,家里琐事都比较多,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情况。但是为了演出,大多数演员们选择了坚持。

  六十四岁的张淑香来自双王寺评剧队,这次队里排演《牧羊圈》中《跪席棚》一折,她任主角。站在屋子中央,老人唱的是有板有眼。为了这台上的十几分钟,张淑香私下里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张淑香说:“自己不识字,这咋没困难呢,我就一边瞅盘一边记呗,全凭脑子记呀。”

  痴迷评剧,甘心付出的还有王纯国。六七年来,双王寺评剧队里的经费基本都由他负责。虽说自己开着企业,但每每队里有活动,他都会放下企业的事,参与进来。光有投入,不见回报,别人问他图的是啥,王纯国总会说,他图的就是这份快乐。双王寺评剧队王纯国说:“自己也喜欢评戏,另外我们双王寺村过去也是评戏之乡,为了传承评戏,我认为我做这些是很值得的。”

  正是对评剧的痴迷与热爱,让评剧爱好者们聚到了一起。唱念做打中,他们演绎着戏文里的人物。起承转合间,他们让评剧的声音传的更远。这个春节,站在大小戏台上的就是他们。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