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乐新:新南京人把“梅花”带回家

   在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评选中,江苏“摘梅”数量名列前茅。2013年,凭借京剧《穆桂英大战洪州》,南京市京剧团常务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范乐新让古城金陵“梅开二度”——南京戏剧艺术家再次问鼎中国戏剧最高奖。

  出生于河北雄县板北村的范乐新,并非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曾一度以为自己会随着第一份工作扎根辽宁锦州,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与南京结缘。

  第三届南京名人颁奖之际,范乐新与凤凰江苏聊起了她与南京的故事。

  

 

  表演中的范乐新

  一出《扈家庄》红遍金陵

  范乐新在家乡的土台子上练就一身童子功。15岁那年,她被辽宁锦州戏曲学校录取,专攻武旦、刀马旦。18岁时,在新编历史剧目《双蛇夺仙草》中饰白娘子,这一角色难度相当大,要在三级平台上连翻跟头,但她从未有半点失误,藉此获得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20岁,从戏校京剧科毕业后,成为锦州京剧团一名武旦演员,从此登上了戏曲大舞台。

  范乐新前后师从刘秀荣、谢锐青、刘琪、刘丹菊、武建文、谯翠容、梁国英、李砚萍、胡锦芳等京剧名师。

  28岁那年,巧逢南京市京剧团急需引进武旦人才,该团武生名角卢孝义与范乐新的老师武建文是好朋友,通过他们的牵线,范乐新与爱人郭贺军被作为优秀京剧表演人才,一同从锦州被引进到南京市京剧团。进团不久,他们夫妻俩就在《虹桥赠珠》 《三请樊梨花》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经典剧目中挑起了大梁。

  次年,剧团特地为他们举办了夫妻专场演出。范乐新记得,这场演出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黄孝慈担任主持人,她的父亲还专程从河北来到南京,为他们夫妻俩鼓劲。当天的演出非常成功,范乐新主演了《扈家庄》《盗仙草》,尤其以形象美、神情媚、出手快、力度足的扈三娘而受到南京戏迷的喜欢。

  一出《扈家庄》让范乐新红遍金陵,可她觉得仍需进一步提升,35岁那年,她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之后三年里,范乐新如饥似渴地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向老艺术家刘秀荣等名师请教,下课后就在学校排练场苦练。学业快结束时,以严厉著称的刘秀荣把《穆桂英大战洪州》传授给了她,谁会知道,就是这部罕有人胜任的剧目,几年后成为了她斩“梅”利器。

  

 

  训练中的范乐新

  文武双全,南京出了个“穆桂英”

  范乐新始终记得,来南京初出茅庐的她在那次专场后,两度荣获“梅花奖”的江苏京剧名家黄孝慈曾这样鼓励她,“你演技全面、功夫非凡,争取将来为南京市京剧团夺得‘梅花奖’ !”

  “梅花奖”,国家戏剧最高奖,成了她的目标。

  从研究生班毕业后,范乐新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排练新编历史大戏《穆桂英大战洪州》上,这出由传统戏《破洪州》改编的《穆桂英大战洪州》,是一出非常吃功夫的戏,曾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张春孝于1963年上演,并拍成电影。几十年来从未有人突破。

  为了推陈出新,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情趣,南京市京剧团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剧本创新与改编,使人物更丰满、剧情更精彩、节奏更明快。

  “其中在《发兵》一场,增加了‘挥令旗摧战鼓,动地惊天……’等激情高亢的唱腔,更加突出穆桂英解围洪州的迫切心情与誓灭辽兵的决心。在《歼敌》这场戏中,对穆桂英的武戏增添了‘大靠翻身’ ‘枪下场’等高难度的动作,更充分地展现穆桂英的气概与威风。”范乐新说。

  剧中,范乐新扮演的穆桂英也光彩照人,令人耳目一新。她身怀绝技,集武旦、刀马旦、青衣、花旦的表演技巧于一身,精湛的武功技艺,展现人物文武双全、恃勇无畏、英雄豪迈的个性风采。

  

 

  生活中的范乐新

  点点滴滴,催“梅”怒放

  范乐新身材高挑,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演戏天赋极佳,她扮相雍容俊美、演唱字正腔圆、台风俊朗清雅。善于人物内心分析,能在复杂多变的情景中刻画人物的心理层次,她以独具特色的演唱功力和精湛的艺术感染力,塑造了一个个英勇、豪迈、优美、爽朗、可爱的舞台艺术形象。

  饰演穆桂英一角,是她戏剧事业的顶峰。回忆起“申梅”的过程,范乐新感慨,“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全团总动员,就像完成一项巨大的工程!”

  “京剧不是单打独斗,是一项集体艺术,从演员到灯光,从舞美到调度,哪一方面做不到位可都不行。这部戏,台上演员有二三十人,加上幕后的工作人员则多达一百多人。”范乐新说,“虽然是我一个人得奖,但得奖的背后是大家的无私付出,我很感谢。”

  现为常务副团长的她主抓剧团业务,也会手把手的带徒弟。“作为戏曲演员,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传承,传承老一辈的教导,把年轻的一代带动好,正所谓传帮带。另外,还要把团里的氛围营造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把国粹京剧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尽管,戏曲在当下受到了“快餐文化”的强力冲击,但范乐新积极面对,用更多的解决方法去代替抱怨。“如何将戏曲嫁接于网络,也实现戏曲的‘互联网+’;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剧场……这些都是我最近琢磨的问题。”她说。

  “您觉得京剧会再次迎来‘戏迷捧角’的盛象嘛?”

  范乐新想了想,回答到,“京剧很有意思,只是需要点培养兴趣的时间”。

  历史上,南京就是京剧重镇。民国,南京京剧班社层出不穷,以厉家班、秦家班最为著名。南北京剧名家也纷纷来宁献艺,自谭鑫培到“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数不胜数,可谓盛极一时。北京的天桥、天津的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被称为中国曲艺的三大中心,三分天下南京居其一。建国后,南京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的京剧院团,加上一批集体所有制的民间职业京剧团,最多时达到10多个;江苏省戏剧学校,设有京剧专科,从智力和人才方面为南京地区的京剧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之下,范乐新对南京会有怎样的感受?

  “感动,感恩,感激。我来到南京,处处感受这座文化名城的魅力,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亲情。从领导到前辈,从同行到广大爱好者,都给了我无穷的关怀和鼓励。一杯水,一盒西洋参,一付膏药,一番温暖的话,点点滴滴,时时给我真实的感动。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出好戏,捧新人——回报南京,我的家。”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