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京剧泰斗尚长荣:习总书记文艺讲话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是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皇家画廊发表演讲时引用的一句古话,语出《尚书·五子之歌》。习主席用这句话向在座的英国友人解释中国的民本和法制思想。巧合的是,这句话在京剧名家尚长荣的代表作《贞观盛事》中也有引用,是魏征用来劝谏唐太宗李世民要“戒奢以俭”。

  在上海京剧院四楼办公室里,刚刚结束一上午吊嗓子的尚老,接受了观察者网专访。尽管今年已经75岁,尚老依旧活跃在戏曲演出第一线,前两天还刚刚去了趟延安,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艺术火种采集仪式。从1959年调入陕西省京剧团算起,尚老在陕西生活了三十多年,最近一次去延安是2012年,参加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70周年的中国文联采风活动,那一次他清唱了一段《周总理又回延安城》。

  我们的话题就从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聊起。10月14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2015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作为72名与会者之一,提及对这次讲话的感受,尚老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京剧泰斗尚长荣

  习总书记讲话犹如及时雨

  观察者网:尚老,您去年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吗?

  尚长荣:去年的会议,我是第二个发言的,汇报完毕,总书记带头鼓掌。他说:“长荣同志,你的几个戏我都看过,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很有现实的警示作用,你们做得很好,我支持你们。”这不是一个表彰的问题,而是几句贴心话。

  观察者网:提到发言,你在去年的座谈会上曾说,“近年来,戏曲人尤其是基层院团处在非常边缘化的现状中”。作为一个戏曲老艺术家,您怎么看当下戏曲工作者的生存状况?

  尚长荣:曾经一段时间,戏曲似乎处在边缘化的状况,基层兄弟剧种、演出院团都很困难。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提到“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可喜的是,基层院团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演好戏。这让我看到了文艺兴旺、民族复兴的希望。如果说我有什么期盼的话,我就期盼我从事的职业繁荣兴旺,期盼我的祖国国泰民安。十七八年前有记者见到我还问,尚老师您怎么不爱发牢骚啊?牢骚有什么用,时机到了就好。现在看看,春天盼来了吧?现在是发展戏曲的最好时代,应该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繁荣昌盛的文艺春天。

  观察者网:听完习总书记讲话,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尚长荣:习总书记这个讲话,最主要是增强了我们戏曲工作者的自信心,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以往我们也在思考,中国文艺到底该何去何从?始终处于一个徘徊和迷茫的状态。“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也看到社会上有一些丑陋现象,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鞭挞,该怎样理直气壮地去弘扬那些好的方面。包括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艺术上如何推陈出新,习总书记的讲话中给我们艺术工作者一个前进的方向,一个依据、一个准星,或者说一个指向、一个导航,实实在在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工作的及时雨。

  

 

  尚长荣(左)和父亲尚小云

  不能再用老一套思维对待传统

  观察者网:在这次讲话中,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提到“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戏曲作为一门古老艺术,这些年也一直在改革、在创新。您的代表作《廉吏于成龙》是一部挖掘历史的戏,您在创作过程当中是怎么结合传统和现代的?

  尚长荣:我经常说,古典并非不时尚,我们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沉淀,更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形式,我们要敬畏传统、研究传统、激活传统、融入时代。我曾经在中国剧协对主席团说过,我们要把传统继承、激活、推动。我们的思路理念需要随时调整,不能用老一套去对待传统,就跟这次不能用老的思路理念去学习、推动、践行总书记的讲话一样。既要尊重历史,更要关注现实。得想着扎根人民,想民众他们想看什么样的戏,想看什么样的传统剧目。演传统剧目不代表就是复古,我们是艺术家,不是考古学家,剧协也不是故宫博物院分院,我们的戏剧艺术不是甲骨文,不是兵马俑,更不是马王堆。我们是要用好听、好看、感人的戏剧艺术形式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享受、视觉听觉享受,把古代的故事演活。

  现在好多人提出没有新的流派出现,我们要在认真学习传统的基础之上,把传统剧目演精、演活、演出彩,奉献给社会,要唱的好听,给人一种享受。纵观我们的京剧发展史,就是一段去粗存精、顺天应时的发展史,不断顺应时代、顺应观众的审美需求。

  所以首先要把思路理念搞清楚,我总是说,要把戏演活,激活传统,服务于时代。我们必须研究传统,懂得传统,继承各个剧种精彩的传统技艺。

  观察者网:提到《廉吏于成龙》这个戏,讲的是清官故事,和当下的反腐形势也很契合。但这样一个主旋律的戏,可能也会遭到很多人的反感和排斥。《廉吏于成龙》是如何做到既叫好又叫座的?

  尚长荣:《廉吏于成龙》一开始展演时,著名戏剧评论家廖奔曾写过一篇评论文章,直言不讳地指出“于成龙”不够真实,有不切实际的“高大上”。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和上海京剧院的领导以及编剧,对照着廖奔文章中的批评意见逐字修改,还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们的批评和意见。

  经过不断修改、打磨,这部戏终于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在去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在讲到这部戏时也说:“你们古为今用,有警示意义啊。”其实这部戏不是在歌颂一个高官,是生动地讲了一个古代故事。我们中国古代也有好人,也有廉洁的官员。我们需要去掉固有思路里一些不切实际的、浮躁的东西,真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常思考我们戏曲要给社会、给民众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观察者网:现在还有一个现象,经常会有一些创意演出、实验剧等,很追求形式上的新,但很少有京剧的味道和精髓,这是不是在改革创新的路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尚长荣:只要不是恶搞,允许实验,允许不同的风格。我特别反对样板的说法,不要总是想着搞一个样板的模式,不要跟着学。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称派,我觉得你要想跟我学习,我可以教你。另外,我也非常愿意用我的思路影响青年演员,让他们打开思路。不是模仿我,没意思,我也不值得模仿。作为老一辈演员,我们应该成为青年学子艺术灵感、艺术技艺的一把钥匙,打开他们艺术灵感的天窗,更好地去研究和继承传统,更好地推陈出新,我们应该是这么一个人。

  

 

  京剧《廉吏于成龙》剧照

  吸收外国文化,也要对我们的优秀文化有自信

  观察者网:习总书记这次讲话,重点提到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要“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在吸收外来文化上,上海京剧院也一直尝试改编外国名著,像《王子复仇记》改编自《哈姆雷特》、《情殇钟楼》改编自《巴黎圣母院》。您怎么看戏曲对这些外国艺术的吸收?

  尚长荣:我还演过《歧王梦》呢,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著《李尔王》。《李尔王》是我的愿望,我很早之前就想演,还曾经想过演奥尼尔的戏,剧本都出来了。周信芳那时候也想演,我父亲还演那个印度护士的戏呢。其实京剧在这方面的尝试很多,这是我们的一个探索,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应该鼓励剧作家和表演家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个性,不要遏制他们,不是说非要学哪一派,非要搞哪一路。一般我都是一戏一风格,追求多样化。一个戏不是一个方向,而是应该允许有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要有这个梦想,但不是乱想,主要是合乎艺术逻辑。

  观察者网:在吸收西方艺术上,我们确实也在探索中。京剧的传统伴奏就是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现在经常会搞一些交响演唱会,用西方管弦乐伴奏,这当然丰富了京剧的表现手法,但会不会又失去了京剧原本的味道?

  尚长荣:总书记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现在有些人热衷创新,从日本、欧美学了点东西,就要拿来改造传统戏曲,创新无错,但失去扎实的传统技法,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管弦乐不是不可以有,但是不要处处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成功的尝试,像《智取威虎山》是运用管弦乐最成功的。现在的问题是容易搞一窝蜂,要克服这一点,举一反三,这是个思路和理念的问题。《廉吏于成龙》原来是用管弦乐的,后来还是改用了民族乐,效果也很好。

  

 

  尚长荣主演的《歧王梦》,改编自莎士比亚名著《李尔王》

  观察者网:每年京剧院都会有一些出国演出,但是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外国观众能够理解这种中国传统艺术吗?他们只是看个新鲜还是真正领悟了?

  尚长荣:我们每次出国,都很受欢迎,外国观众的反响非常好。我们曾经有一次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用的是慕尼黑的管弦乐队,观众看完之后都说真好啊。这正说明我们的艺术、我们的传统是能够被国外接受的。以前我们总觉得自己落后、封建、保守,得向欧美学习。我们文化中当然有丑陋的部分,但也有很多优秀的内容。现在我们自信了,有底气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点我们要有信心。

  后记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始终能听到不远处练功房里传来的胡琴声。尽管已日渐成为小众,京剧演员仍旧在坚守。今年5月,由尚老和优秀梅派青衣史依弘主演的3D电影《霸王别姬》上映,这是中国首部3D戏曲电影。作为首位梅花大奖得主,尚老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年轻一代,传统值得一生坚守,同时也不排斥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正如尚老所说,这门古老的艺术一直是顺天应时,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录音整理:杨秀楠、高雪滢、周小婷)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