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堂镇泽口村创办全省首个农村婺剧文化园侧记

   首个展现农村婺剧文化的大舞台——蒋堂镇泽口村创办全省首个农村婺剧文化园侧记

  蒋堂镇泽口村为了有效传承婺剧,凸显地方文化,打造婺剧文化村,近日建成了省内首个农村婺剧文化园。

  日前,记者专程来到蒋堂镇泽口村一探究竟。

  整个文化园布局构思精巧,造型典雅

  在蒋堂镇文化站站长程明芝和泽口村党支部书记姜俭清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位于村中的婺剧文化园。走到一处风格古典的建筑之前,记者就被大门两侧墙壁上画着的生旦净末丑等色彩鲜艳的婺剧角色吸引住了,只见每个角色都画得栩栩如生,各有特色。

  走进婺剧文化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正前方的婺剧知识普及廊。长廊里有婺剧的发展史、婺剧的声腔与角色等知识介绍,让人们可以快速地了解婺剧的历史。长廊的另一头由婺剧坐唱班活动室、婺剧传承陈列室、婺剧剧本创作室、婺剧节目排练场等5间文化活动室以及当地婺剧人才榜、婺剧典故栏组成。

  在整个文化园的布局上,构思精巧,造型典雅,自然得体。在空间的利用上,有着一种浓浓的婺剧文化之美。走进坐唱班活动室,可以看到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婺剧所用的主要乐器,传承陈列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戏服与道具。四周的墙上张贴了泽口村婺剧活动的纪实,还有泽口村婺剧戏迷列传。婺剧剧本创作室里干净简洁,里面存放着各个编剧的创作手稿。最右边的活动室是一间排练房,就像舞蹈教室一样,木地板、大镜子。一边的墙上是泽口村优秀婺剧演员的亮相板。

  婺剧文化园内最具特色的当属婺剧演唱小广场。小广场场地开阔,是实实在在的百姓大舞台。据程明芝介绍,婺剧演唱小广场是开放式的,方便村民们自娱自乐,表演欣赏。小广场营造出一个浓厚的婺剧文化氛围,也是与兄弟村文化交流的好地方。泽口村农村婺剧文化园成了婺剧根植于婺城农村大地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整个婺剧文化园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于今年7月动工,9月建成。为了建造婺剧文化园、文化礼堂和文化长廊,该村已投入了50多万元。

  泽口村有着悠久的婺剧传统

  泽口村有着悠久的婺剧历史,村民历来爱看、爱演并爱创作婺剧,有着众多的婺剧戏迷。在泽口村,众多戏迷当中最出类拔萃的要数上世纪40年代的姜文杰。他自幼饱读诗书,家境富有。他既是一位民间书法家,更是一个婺剧迷。姜文杰跟戏班多年,对婺剧的生旦净末丑诸般角色都很有感情。那时候演员们薪水少,演到半夜还得空腹睡下,姜文杰会包揽各摊位上的肉饼,给大家充饥,对婺剧可谓痴迷有加。

  婺剧“坐唱班”又叫锣鼓班,以锣、鼓、板胡等10多种演奏乐器得名,有“东方交响乐”的雅称,作为民间土生土长的乐队,“坐唱班”已在婺城农村流行数百年。

  早在1947年,该村就有一个婺剧坐唱班,俗称“锣鼓会”、“十响班”,自导自演的婺剧有《百寿图》、《文武八仙》、《花头台》等较大型的戏曲,曾红极一时。后来,随着坐唱班老年人的逐渐谢世,村里又组织了一个越剧班,但越剧班的演唱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村里在越剧的基础上又改演了婺剧,上演了《打登州》、《牡丹对课》等,以及其他流行的小曲。

  上世纪60年代,自幼爱好文艺的姜顺富从部队复员回家,当他听到老人说村里原先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坐唱班时,就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重建坐唱班。他的想法得到了原坐唱班鼓板师姜根土的极力支持,村里又重建了坐唱班,并排练了婺剧《花头台》。

  1965年,村党支部看到有苗子可抓,就调配了党支部委员姜绍儒、姜绍尧、邵宝成等为负责人,组建了泽口业余婺剧团,邀请了义乌婺剧团退休的姜桂枝夫妇到村里指导教学婺剧。姜桂枝夫妇到泽口村后,看到该村业余婺剧团有着近五十名演员,群众基础十分雄厚,加之党支部又十分重视,因此在教学上十分用心,他们精心传艺,一丝不苟。泽口业余婺剧团前后排演的大型婺剧剧目有《杜鹃山》、《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平原作战》、《奇袭白虎团》、《红云岗》以及《东海小哨兵》、《半篮花生》、《断桥》、《审椅子》等婺剧小戏。在这之后,泽口村业余婺剧团在没有戏剧老师的情况下,以本村戏剧爱好者姜绍武为业余指导老师,增排了大型婺剧《小刀会》、《逼上梁山》和村民自己创作的《彩霞》、《金花银花》、《挡车》等剧目。于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在本村演出后,正月初二就外出演出,如蒋堂镇、汤溪镇、罗埠镇、琅琊镇、沙畈乡、塔石乡的村子,以及劳改农场、金兰水库、莘畈水库、市区的城西街道、兰溪上华等地,还发生过丰塘下村和厚大村争抢戏箱的趣事。泽口业余婺剧团演职员最多时达到了60多人,成为该团的鼎盛时期。

  在县、市农村文艺汇演中,泽口村业余婺剧团的参演节目都名列前茅。如小戏《碧水红心》得到浙江婺剧团的重视和支持,该团专门委派了婺剧国家一级导演刘克澄到村指导排练,结果该小戏在金华市农村文艺调演中荣获第一名。之后,浙江婺剧团又给泽口村的婺剧排练提供方便,破例吸收该村的业余演员与台州婺剧团一起进行了为期7天的婺剧《杜鹃山》的排练,该剧曾在多村演出,受到村民的高度评价。

  1981年秋,泽口村业余婺剧团由于演员流失较多,改建为泽口业余婺剧演出队,将婺剧活动坚持下来。

  自编自演婺剧是泽口村的一大特色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得到了大力提倡。泽口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立后,泽口业余婺剧演出队也有了新的发展。目前,泽口业余婺剧演出队已有人员20多人,在婺剧演出队中,年纪最大的已81岁,最小的50多岁,大多数人员年纪在60岁左右,他们念唱做打,在婺剧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泽口业余婺剧演出队先后排演了《樊梨花巡营》、《太后夜审》、《断桥》、《僧尼会》、《雪里梅》、《牡丹对课》、《村民大会之前》等丰富多彩的婺剧小戏,以及《十春谣》、《生活越过越有味》、《婆媳喜看新农村》等婺剧小演唱、表演唱节目。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满足了农村的文化需求。

  随着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婺剧坐唱班得以再建。目前,在泽口村,除了婺剧演出队,还有一个婺剧坐唱班,他们由16人组成,分别是由鼓板、正吹、三吹、小锣和演唱组成,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他们排练的《花头台》等婺剧折子戏,还参加了婺城区首届农村坐唱班大赛。

  邵宝昌是婺剧坐唱班的班主,也是泽口婺剧活动的热心人,入伍前就是村里业余婺剧团的骨干,1973年退伍回家后重新加入村婺剧演出队,除了担任班主和三吹,他还兼管泽口村婺剧演出队的服装和道具制作,他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拿村里一分钱的误工报酬。

  程明芝说,泽口村有着深厚的婺剧基础和传承。泽口村全村虽然不足千人,但上台演过婺剧的就有一百余人,有着一大批热爱婺剧,无私奉献的热心人。在演员中,戏迷兄妹姜金海、姜彩球也成为佳话,由于痴迷婺剧,后来哥哥成了乐队正吹,妹妹成了旦角。

  与其他村不同的是,该村还有一批婺剧草根编剧、导演,可以自编自演。他们创作了一大批婺剧剧本、小戏、小演唱,所编的作品无不带着浓浓的乡土味。

  如该村今年72岁的婺城区退休文化干部、草根编剧洪增贵,他是婺城区婺剧促进会会员,酷爱婺剧剧本创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热衷于文艺创作,创作的处女作《碧水红心》得到婺剧国家一级导演刘克澄的赞赏,作为一出好戏扶持。之后,他编写的婺剧小戏《金华银花》得到了婺剧国家一级编剧王杰夫的充分肯定,王杰夫评价说:“这出小戏很有泥土味,是十足实的农民作者”。

  从此,洪增贵一发而不可收,至今已创作大小剧本20余个,如大型历史故事剧《千秋令》、现代婺剧小戏《金华银花》、婺剧小演唱《婆媳喜看新农村》等,其中《千秋令》已被多个婺剧团搬上舞台,演出100多场。2014年,他又在创作历史故事剧《白沙老爷》。目前,泽口村的文艺创作活动已形成了群体,除了洪增贵,还有姜绍武、杜均芳等村民,他们先后创作了《赴约》、《老有所养》、《洗涮涮超市》等文艺节目。

  今年81岁的姜绍武,集编导、演员于一身。他原先也是一名婺剧戏迷,后自学成才,成为一名通音律、精戏谱、善表演的草根婺剧导演,其导演的作品多次在区、市县农村婺剧汇演中获奖。现在,他虽已八十高龄,仍在为培养泽口少儿婺剧表演队而努力。

  婺剧进幼儿园,传承经典从娃娃抓起

  多年来,泽口的婺剧活动不仅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而且由于长期的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也极大地熏陶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拜婺剧老艺人为师,学婺剧、演婺剧,争当婺剧的小小传承人。

  2015年7月,泽口村两委因势利导,利用学校放暑假之际,组建了一支由12名少年儿童组成的泽口(新生代)少儿婺剧表演队,由村里的婺剧老演员进行“传帮带”,从婺剧“手、眼、身、法、步”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指导。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家乡的婺剧,从小培养他们的文化认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在短短半个多月中,少儿婺剧表演队就学会了《樊梨花巡营》、《春催杜鹃》、《杨八姐游春》等几个短小的婺剧折子戏及唱段。虽然他们年纪在十二三岁左右,但一招一式颇具神韵,赢得村民连连叫好。

  支书姜俭清告诉记者,该村村两委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婺剧的传承和发展,为更好地传承婺剧,凸现地方文化,切实打造婺剧文化村,充实新农村建设文化内涵,村两委又制定了2016年至2018年泽口婺剧文化发展的三年规划,明确了今后三年婺剧文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主要有建立一支少儿婺剧器乐演奏队、扩大少儿婺剧表演队队伍。

  幼儿教育是婺剧传承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婺剧文化园旁边,泽口村还有一所省三级民办幼儿园,共有幼儿60多名,下一步,村两委将根据泽口村的优势,开展婺剧进幼儿园活动,组建幼儿婺剧兴趣班,进一步培养小小婺剧传承人。

  与此同时,该村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传承活态化、日常化,进一步打造婺剧文化村和非遗文化村,促进婺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