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型黄梅戏《计歼敌首》创作演出始末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戏剧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戏剧史乃至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1941年春,由黄梅县黄梅戏著名艺人项雅颂自编自导自演大型抗战黄梅戏《计歼敌首》,伴随着抗日烽火应运而生。身处沦陷区的黄梅戏民间艺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将深刻的政治觉醒和艺术觉醒以戏曲的形式传递给民众,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抗日救亡的正义之歌。

    项雅颂,1916年出生于黄梅县杉木乡项仁村。儿时读过两年私塾,初显聪颖的天资。8岁那年因父亲去世而辍学,靠母亲为人帮工、放牛糊口度日。1934年春,他师从黄梅戏名师黎六德学唱黄梅戏,1939年8月,再拜黄梅戏名师余海先为师,正式铺堂搭班,奔闯江湖,主工小生。项雅颂学艺勤奋,戏路宽广;能唱善做,文武不挡;扮相俊俏,表演流畅;嗓音厚亮,苍劲豪迈,对黄梅戏传统剧目“36大本,72小出”运用自如。从艺20余年,他在舞台上塑造了近百个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深受观众喜爱,逐步成长为1939年至1949年期间,黄梅县行当最出色、行头最齐全、影响最广泛的黄梅戏成堂班子——乐篱班的班主之一。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黄梅独立第四营在黄梅、宿松边区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救国,匹夫有责,家仇国恨激发了广大黄梅戏民间艺人的爱国情怀。这年春节,项雅颂在师傅们的支持和鼓励下,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创作了10场黄梅戏《计歼敌首》剧本。经过反复排练,不断加工,精心打磨,成功搬上舞台。从1941年至1946年,项雅颂和艺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鄂赣皖毗邻地区辗转演出了60余场。这一突破传统黄梅戏程式抗日图存的创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兄弟戏班亦纷纷观摩学唱,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众高涨的抗日激情,为唤醒民众、团结民众、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

   《计歼敌首》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期,鄂东某镇刘庄农民刘仁厚的女儿玉华在外婆家作客归来,途中与日军驻点曹长井川一郎和伪军小队长王国仁遭遇,王向井川献媚,要玉华去据点侍奉井川,玉华闻声逃走。玉华返家向母亲哭诉,刘母命媳妇带玉华从后门外逃躲避。日伪军追至刘家,向刘母索要玉华,刘母被日伪军打昏在地,襁褓中的孙儿被井川掷地摔死。刘父痛不欲生,挺身反抗,亦遭毒打,被强行绑走。刘仁厚之子大兴,在日据点强迫做苦力被打伤,回家见此惨状,悲愤欲绝,发誓报仇。爱国民主人士、维持会长张协民,闻刘家遭遇横祸心如刀割,与其共商除寇之计。中秋节这天,大兴联络本村四个青壮年农民,挑着鱼肉鸡鸭和白酒,以到据点慰问皇军为名,由张协民带进日军驻点。张协民等将众寇灌醉,杀死敌首,捣毁敌巢,救出刘父,带着缴获的枪支弹药,奔向抗日战场。

   《计歼敌首》主题突出,情节完整,矛盾尖锐,唱词通俗,体现出黄梅戏艺术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大众性特征,使观众无不为之所感染,无不为之而震撼。上演伊始,即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张力,迅速向黄梅戏流行区域辐射。安徽省的宿松、太湖、望江,江西省的九江、湖口、彭泽,以及武穴、蕲春等地的黄梅戏同仁均演过这个剧本。皖西南的黄梅戏班社在情节上还作了一些改动,由10场改为8场,易名为《新桥镇》。

    据笔者考证,《计歼敌首》是迄今发现的首部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抗日战争题材黄梅戏。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黄梅戏民间艺人用黄梅戏艺术形式,揭露日军暴行,唤起民众觉醒,激励国人抗日,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创举,堪称黄梅戏艺术史上动人心弦的光辉一页。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