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春:希望共同促进京剧繁荣

备受期待的“两岸流芳——2012京昆群英会”将随着孙正阳、李宝春携手出演的《孙膑与庞涓》的上演于今晚正式在上海大剧院拉开帷幕。作为本届“京昆群英会”独挑四台大戏的头牌——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昨在忙碌彩排间隙接受记者采访。虽说近两年来频繁带着新剧团闯滩,然而好像这次倾巢而出带来四台大戏集中亮相还是首次,李宝春显得既谨慎又充满期待:“随着现在大陆京剧名角们巡演日益繁忙,台湾和大陆的京剧交流渐渐地少了,这次大规模来上海演出,也是希望能增进两岸京剧的交流,让这里的观众看看台湾都在演什么戏,也想这里的名角能多到台湾走走,共同促进京剧的繁荣和发展。”
说交流
希望请到好戏名角
出身京剧世家的李宝春,父亲李少春和母亲侯玉兰都是享誉中国的戏曲名家。尽管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台湾发展,但李宝春和大陆京剧界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早年李宝春初到台湾发展京剧时,最积极地就是邀请大陆的名团名角前往台湾演出,希望能将最为正统的京剧和最精彩的演出展现给台湾观众。然而,这两年李宝春却不再能常常请到大陆名角,他无奈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物价飞涨,我们几乎已经请不起什么名团名角了,外加大陆京剧运作也越来越市场化,好的戏和角儿的档期都很满,台湾观众就更加难有机会看到大陆的好演出。”
而在被问及现在请大陆知名院团的好戏或是名角的费用到底要比当初增加多少时,李宝春掰掰手指头,叹气到:“起码翻了有七八倍吧!”“那时候大陆和台湾交流少,名家们都很愿意来台湾演出,现在随着大陆经济飞速发展,演出费用水涨船高,我们几乎已经‘请不起’名剧了,就是单独邀请名家也很难敲到他们的档期。”李宝春身在台湾,也很为台湾的戏迷们着急,“京剧在台湾的传承其实也有很大障碍,台湾毕竟缺乏人才,我们戏校毕业的学生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也就只有5%,尽管他们也不愁找不到工作,但行业需要接班人,观众的新老更替也需要有好戏才能锁住他们的眼球。所以我真心希望大陆的好戏、名角能常来台湾交流,也让台湾观众能欣赏到国粹的无穷魅力。”
谈新编
台湾观众认品牌效应
几乎所有传统戏曲剧种都会在创新上遭遇“抵抗”,传承和创新虽说并不矛盾,但新编戏的出炉总难免在演唱、表演或是舞美服装上频遇争议。在被问及台湾观众会否对“新编戏”有排斥心理时,李宝春精确解析了台湾观众和大陆观众观剧理念上的不同:“大陆有许多看老戏的观众,他们懂门道,可能很讲究京剧的‘传统’。我也听说大陆有些新编戏反响一般,其实也有类似的新编戏到台湾,观众反响也不是很热烈,我觉得这和你创作的出发点有关,要想好到底要吸引哪类观众。”
“总体来说,台湾的新编戏会更加细腻和轻盈,不会一味追求舞美布景的大效果,我们还是强调创作应当由演员和专业学者的集合,不要过分迷信所谓大导演之类的,把钱砸这上面不一定能有好的效果。”李宝春直言,台湾现在最具影响力的三个京剧团分别是自己所在的新剧团、以魏海敏为台柱的国光剧团及吴兴国挑大梁的“当代传奇剧场”,“这三个京剧团其实都是有做创新的,但他们在一开始就选择定了发展方向,在做出品牌后就不再会遇到‘创新’上的质疑。”
李宝春坦言相比某些观众纠结于“传统”还是“创新”的问题,台湾观众更加注重品牌效应:“好像我们新剧团以‘新老戏’为品牌,那他们就知道哪怕我们亮出最老的传统戏‘捉放曹’,那我们也是对这个老戏有调整的。而同样‘当代传奇剧场’以改编西方名著为品牌,那即便吴兴国像唱歌似的唱京剧,观众也不会不适应,他们已经对每个剧团的戏的路子有了既定的心理承受力。”
此外,和大陆京剧资源丰富、名团名角众多的情况相比,台湾京剧显然没有那么多流派和名角,所以台湾观众看戏可能不会太过讲究流派,而是更加注重每个角儿的个人风格。李宝春笑说:“台湾观众看门道也看热闹,所以我们尽可能做出既具门道又不乏热闹的作品,才能在守住京剧本体的同时赢得市场。”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