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灯》来汉 把京腔汉调“合二为一”

她是戏剧界梅花奖得主,也是一位普通的汉口女人,是掌门武汉市京剧院的大管家,也是为衣食操劳的母亲和女儿。

 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水上灯》排练现场,记者见到了主演刘子微。从来双扬到杨水滴,她把武汉女作家笔下的女子一个个演活,自己也游走于汉味迷城里,不愿离开。

排戏“要一出一个响儿”

8日晚,根据方方小说《水在时间之下》改编的京剧《水上灯》,在武汉剧院第一次带妆彩排。没有对外公布消息,台下却来了百余位观众。大幕拉下,戏迷声声喝彩中,谢幕的刘子微偷偷抹了把眼睛。一个半月里把一出大戏立上舞台,个中辛苦非一个“累”字能道尽。

从7月14日开排,剧组用半个月拉出了整部戏的架子,接着就是学腔,两小时十分钟的戏,刘子微有两小时时间在台上,“满场飞”的演出量,对于一个年过四十的女人来说并不轻松。

民国时期的水上灯很洋派,刘子微一双赤脚穿坏了好几双高跟鞋;为了穿上凹凸有致的旗袍,她不敢吃饭,几十天落得脸颊深陷;联排头天,她把整本戏从头到尾排了两遍后吐了,压力大得吃两片安眠药,还是整宿都闭不上眼睛。

“第五届京剧节,《生活秀》拿了现代戏一等奖,这个戏要比《生活秀》好,不能越排越回去了。”自认要强的刘子微认定,既然排戏,就要“一出一个响儿”。

选戏“还是得有湖北的东西”

《水上灯》的蓝本,是生长于汉口码头的下河女杨水滴的命运,从科班学徒到梨园名伶,汉剧是她一生的主旋律。出人意料的是,搬上舞台的《水上灯》,竟是字正腔圆的京剧。

用京白讲述汉上故事的奇想来自刘子微。第五届京剧节一结束,她就开始为第六届京剧节找本子。有人推荐武则天、杨贵妃,还有人出谋划策,建议改编《巴黎圣母院》和《红高粱》。刘子微始终没有回应,“还是得有湖北的东西。”

直到她看到了《水在时间之下》,才冒出大胆的想法:用京剧作主体,汉剧作背景,“这该有多过瘾!”

《生活秀》的京歌和舞蹈,在现代京剧创新上跨出了一大步,《水上灯》虽未跳出戏曲范围,却大胆将京剧与汉剧在同一出戏中融合。借《水上灯》将京剧与汉剧“合二为一”,刘子微说这也是为了报答母亲——身为汉剧演员的母亲虽然已不再登台,但是女儿的戏是演几场看几场,刘子微动情地说,“如果再次领奖,我一定会在舞台上感谢妈妈”。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