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袁铨三闯“和平杯”
北京小票友袁铨今年10岁,是北京光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别看她年龄不大,“戏龄”可是着实不短。小袁铨从两岁多开始喜欢上京剧,5岁到东城区少年宫学习京剧,已经三次入围“和平杯” 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决赛。2009年,袁铨以微弱差距落选“十小名票”,她感到非常难过。在家长的鼓励下,小姑娘很快就振奋起来,并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今年,袁铨为观众带来的是《击鼓骂曹》选段,她的表演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选段中的打鼓,节奏鲜明,激荡人心。为练习打鼓,袁铨历尽了艰辛。每天放学回家就抽时间练习,为了不干扰邻居,就将塑料盘翻过来,铺上厚垫子在上面敲打。击打时间长了,袁铨细瘦的胳膊感觉很酸疼,但她咬牙坚持,渐渐地,打鼓的技术越练越好。小袁铨还在学校过了一把老师的瘾,她的体育老师为准备教师艺术节的演出,特意拜袁铨为师,学唱“今日痛饮庆功酒”的唱段。袁铨教得格外认真,一腔一板,就像小大人似的。结果这位老师表演大获成功,他自豪地说,我的成绩有80%是属于袁铨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决赛,小袁铨终于赢得了十佳小票友的称号。
魏弋晴苦练“矮子功”
辽宁小选手魏弋晴,今年10岁,这次参赛的剧目是在《扈家庄》中饰演王英。王英绰号“矮脚虎”,扮演者必须要有深厚的矮子功才行。演出中,只见魏弋晴蹲着行走,迅疾如风;蹲着抬腿独立,稳如树桩;蹲着耍起兵器,也是满台生辉,煞是威武。人们不禁赞叹,这个娃娃,基本功真是厚实、难得!
魏弋晴的老师王立明介绍说,小弋晴8岁到辽宁师大附属实验小学学习,因为活泼、灵巧、不怕吃苦,对练习踢腿、下腰、劈叉、翻跟头这些京剧武生的基本功有浓厚的兴趣,老师便指导他学习武丑。矮子功很难演,现在一些专业演员在演王英时都改良了,站着表演,舞台上很少见到矮子功了,可魏弋晴用自己的刻苦,在“和平杯”的舞台上重现了这门传统京剧绝技!练矮子功需要几项基本功:“耗矮子”,就是练习蹲功,一耗就要半小时到一小时;“走矮子”,就是练习蹲行的灵活性,要蹲着行走像跑步一样;“抬腿矮子”,如同起霸,全身重量放在脚尖上,非常吃功夫;“踢矮子”,蹲着对打,体现出京剧的美感。小弋晴每天都要苦练基本功,经常是满头大汗还咬牙坚持。魏弋晴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和平杯赛事,就当选为十佳小票友。
唐育琦寻找小姐妹
温州小姑娘唐育琦今年9岁,活泼好动。她是第二次来天津参加“和平杯”京剧小票友的决赛,两年前小育琦参赛的剧目是《贵妃醉酒》,但发挥不太理想,最终没能获得一等奖。经过两年刻苦的学习和练功,小姑娘为大家带来了梅派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天赋、聪慧,再加上对穆桂英故事的揣摩,让唐育琦把这大段的演唱把握得十分得体,将穆桂英挂率领兵的飒爽英姿表现得恰到好处,最终名列十佳小票友。
唐育琦这次一到天津,就向工作人员打听自己的小姐妹——北京的袁铨。原来,因为京剧这一共同的爱好,小育琦已经和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的小伙伴结为好朋友,袁铨就是其中和她最要好的姐妹。几年前,小有名气的袁铨曾被邀请到温州演出,那时唐育琦刚接触京剧,还不敢登台,比她大一岁的袁铨姐姐给了她勇气和力量,鼓舞她走上京剧的道路。如今唐育琦已经成了温州的小名人,能和袁铨姐姐同台比赛了,两个小姑娘都感到特别高兴。
农家娃上了大台面
《秦琼观阵》是一出很吃功夫的武老生戏,唱念做打并重,对演员的综合条件要求很高。辽宁选手谢明君表演的《秦琼观阵》在决赛中赢得了阵阵叫好声。小明君饰演的秦琼,扮相英武,身段漂亮,唱腔高亢,武功过硬。他做的朝天蹬纹丝不动,如同一棵粗树在台上屹立;举腿三起三落,潇洒稳健,表现出古代英雄的豪迈气概。
今年11岁的谢明君是丹东市东港的一个农村孩子。父亲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和母亲在家务农。谢明君的爷爷喜欢京剧,明君小时候常陪爷爷看电视戏曲节目,渐渐也喜欢上了这门传统艺术。后来父亲给他买了京剧光盘,他被西皮二黄的曲调迷住了。7岁时母亲从报纸上看到丹东少儿文化戏曲培训中心招生,学费不贵,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带他报名,结果被录取了。于是每周六、日,母亲就带他花两个多小时坐长途汽车,到中心上课。搬腿、压腿、劈叉、做朝天蹬、跑圆场、吊嗓……京剧联系很苦很累,但小明君咬牙坚持着。有时妈妈看到孩子练功疼得眼含泪水,就想打退堂鼓,但小明君自己坚持要练下去。
经过四年的学习,谢明君除了《秦琼观阵》外,还会《珠帘寨》《三家店》《上天台》《大登殿》等传统戏和《打虎上山》《共产党员》等现代戏。今年四月,他被上海戏曲学院附属中学录取,并免除学费。本届和平杯谢明君荣登 “十小名票”,京剧为他铺就了希望之路。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下一篇:王尔琢:革命到底的“大胡子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