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外国名著上戏曲舞台

  成都川剧院据美国剧作家奥尼尔名剧《榆树下的欲望》改编的川剧《欲海狂潮》,近日荣获中国戏曲界最高学术奖——中国戏曲学会奖。这出据外国名著成功改编的剧作,引发了专家们的热烈讨论,认为地方戏曲可以多搬演外国名著,以丰富中国的戏曲舞台,为人们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川剧《欲海狂潮》将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改成了中国化的故事:贪婪成性的白老头把儿子们当长工,积攒下不少财产,但父子形成寇仇。当他娶来年轻貌美的妻子蒲兰时,其子三郎却与蒲兰一见钟情,并生下一子。但误会却使得二人反目,最终蒲兰手刃亲生子并自杀,三郎亦因悔恨而自尽。白老头将家产付之一炬,却又反悔欲抢救财产,最后死在火中。

  改革开放以来,改编外国戏剧的中国戏曲作品很多,如据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改编的京剧《岐王梦》、据雨果同名小说改编的京剧《悲惨世界》、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越剧《简·爱》、据话剧《贵妇还乡》改编的越剧《风雨祠堂》等,都叫好又叫座。这些改编不尽相同,有的是用戏曲讲述外国故事,更多的是将之转换成中国故事。专家们指出,中国戏曲从中外名著那里汲取有益的营养,用来深入拓展表演的题材,不断丰富表演的路子,且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样式去改编世界名著,本身市场的接受度就很高,这是值得肯定的。川剧《欲海狂潮》可谓中国戏曲的“一匹黑马”,奥尼尔的原作《榆树下的欲望》在欧美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著名剧作家徐棻与导演张曼君用川剧的手法对原作进行了二度创作,使之“中国化、戏曲化、川剧化”,因而去除了西方文化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强化了人性共通的地方,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专家们强调,外国经典名著作为世界民族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会以各种形式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中国戏曲可多搬演外国名著。改编时应挑选适合本剧种的剧目,不一定非要将之改为中国故事,在改编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加入当代人的当下理解,以丰富剧种的表现能力和剧目的多样性。这不但能增强剧团及剧种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中国戏曲的发展。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