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院团在路上(二)

四川:新创排演23台剧节目

 岁末年初,四川省歌舞剧院、四川省川剧院、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四川省曲艺团组织小分队,在全省率先赴地震灾区和农村基层慰问演出75场的同时,紧锣密鼓地投入“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放歌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创作、演出活动之中。据4个省直艺术院团的负责人介绍,演职员们意气风发、激情高涨,纷纷表示“要把2009年作为艺术生产的火红年,一定要把优秀的艺术产品奉献给祖国母亲,一定要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节目送到城乡基层”。

 据采访了解,4个艺术院团的600多名演职员在新的一年里,将新创作和排演23台剧节目。

 四川省歌舞剧院新创作的藏族舞剧《康定情歌》即将投排;应文化部邀请参加2009年春节晚会的彝族群舞《呼唤绿荫》已经复排并赴京录像;以抗震救灾为题材的大型舞蹈《折不断的翅膀》正在策划赴京展演;已完成创作的诗乐舞《锦绣天府》正在排练;与企业联合制作的大型音乐风情剧《羌风》、大型音乐情景剧《5·12》正在创排过程中;与法国、北京现代舞团合作的现代舞《春之祭》正在策划创排;该院的天姿国乐团正在创排《天姿国乐专场》。

 四川省川剧院将根据著名作家阿来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尘埃落定》改编、排演现代川剧《尘埃落定》;重新投排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创作的历史川剧《夕照祁山》;调整加工神话川剧《镜花缘》;继续演出神话川剧《火焰山》;新创作川剧电视连续剧《李白》。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正在创作并将在年内推出两部现代话剧:一部是反映“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年轻一代成长故事的《青春向左向右》,这部戏是巡演500多场的、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新剧目奖的《未来组合》的新版;另一部是反映开辟川藏航线的飞行世家的故事《翔》。

 四川省曲艺团新创作和上演6台曲艺专场节目:曲艺综艺晚会《多彩天府》;儿童曲剧《温暖阳光》;四川扬琴《农家乐》;四川荷叶《年画》;说唱俑乐坊《洪湖随想》;曲艺说唱晚会《灿烂巴蜀》。

 2009年,四川省4个省直艺术院团创作、上演的新剧节目的总数量超过2008年一倍以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演出新剧节目最多的一年。四川省直艺术院团以实际行动向国庆60周年奉献大礼,也是以此祭奠和纪念永远难忘的“5·12”周年。(干德明 付敬蓉)

 广东:为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做准备

 2008年,广东省直艺术院团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艺术生产和市场演出能力,创作出了一批水平较高、市场反映较好的舞台艺术作品。

 从2008年开始,广东省直艺术院团就把2008年至2010年3年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一系列国家重大主题性活动作为近几年推动、指导、强化艺术生产的主要抓手,尤其把备战2010年在广东省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创作新作品。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上,省直艺术院团共获得31个一等奖,是近几届省艺术节取得的最好成绩。

 广东省文化厅直属艺术院团紧紧依托岭南本土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题材,结合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发生的巨大变化,注重题材创作的现代性、创新性和观赏性,集中省内外较强的创作力量进行集体攻关,目前已初见成效。广东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舞剧《王阿婆与许老头》,首次以看上去“舞不动”的老年人为主角,聚焦简单的都市平民生活,吸收了话剧叙事性强、情节紧凑的优点,以戏带舞,以舞入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广东话剧院创作排演的话剧《世纪风流》把广东改革开放作为大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经济特区创业、生活的过程,既表现了他们满怀热情、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也表现了他们的迷惘和探索,具有一定的励志和思考意义。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进行经典重排,由优秀青年演员担当主要角色,把红色经典粤剧《山乡风云》重新包装为适合年轻观众观赏的青春版同名作品。广东星海现代舞蹈艺术有限公司新创作排演的现代舞专场《前进Ⅱ:飙城》,用夸张、后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讲述了城市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不和谐、人们离家创业与留守家园之间的复杂心情、城市生活的压抑与释放等矛盾,是一部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舞台艺术作品。南方歌舞团创作排演的大型风情舞集《潮汕那壶茶》扎根岭南传统文化,是一个个小舞蹈作品组合而成的舞蹈集。这些小舞蹈作品,以“茶”为主线,串起了许多具有乡土气息甚至原生态的元素,再现了一幅幅广东潮汕地区日常生活的风情画卷。广州交响乐团坚持以艺术生产为中心,确立了“音乐季”的演出制度,注重公益性演出,全年共完成交响音乐会、专题音乐会、普及音乐会近70场。

 在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广东省文化厅直属艺术院团积极响应文化部的号召,充分发挥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作用,带头组织知名艺术家和优秀演员开展多场文化下乡慰问活动,到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厂矿、贫困地区进行演出。省直艺术院团还将邀请有关专家,对已创作排演的作品进行论证、修改、打磨、提高,同时抓好一批新剧目创作。广东话剧院计划创作排演近代名人题材作品《康梁的选择》和农民工题材作品《仰望高楼》,并探索创作实验性的话剧作品。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也在筹划创作几部现实题材作品。 (林之达)

 重庆:做地方戏 走全国路

 重庆川剧院、重庆杂技艺术团、重庆市曲艺团、重庆市歌剧院、重庆市京剧团就像“五朵金花”,在过去的一年中绽放美丽,在新的一年中继续绚烂。

 2008年,重庆川剧院打造了《李亚仙》、《灰阑记》等重点剧目,复排改编一大批传统剧目。新编川剧《李亚仙》集聚全国戏剧精英,以老戏新探的试验和“经典重读,传统再生”的胆略,倾力打造继中国戏曲现代戏里程碑《金子》后的又一部古装精品力作,一代川剧领军人物沈铁梅领衔主演。目前,该剧已经进行了两版的创作,并在全国公演10多场,观众反馈好听、好看,感人至深。新编川剧《灰阑记》则通过改编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碰撞出中德文化艺术交流新的火花,特别是沈铁梅传神、灵动、细腻的表演,最大限度发挥了川剧的特色。重庆川剧院2008年的演出,以总场次253场、收入400多万元的突破性表现和确立以“演出为中心”的运作机制落下帷幕。

 2009年,重庆川剧院以“做地方戏、走全国路”的气魄,依托即将落成的中国(重庆)川剧艺术中心,积极筹办第四届中国川剧节;依托中国地方戏南北赛,策划“中国川剧长江行”;依托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策划“重庆川剧四川行”活动。同时,借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利用政府买单的公益文化演出和城乡文化互动项目,建立下农村、入工厂、到社区、进高校的常年性演出机制,并在经营川剧上实现新的突破。

 2008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在艺术创作上成果喜人,多次获奖。杂技节目《感——倒立组合》荣膺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文华杂技节目创作金奖第一名和 2008年度荣毅仁基金会杂技艺术一等奖。此外,重庆杂技艺术团策划创作了大型历史杂技剧《花木兰》、大型情景杂技童话剧《红舞鞋》荣获第四届重庆市文学艺术奖。演出方面,该团先后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演出,并赴法国、德国、日本进行商业演出1571场。

 2009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将带领情景杂技童话剧《红舞鞋》剧组赴我国台湾以及美国演出;创作演出大型历史杂技剧《花木兰》;赴比利时参加艺术节活动;打造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重庆版》;重庆国际马戏城项目也将开工建设。

 2008年,重庆市曲艺团在重庆市首届艺术节活动中成功举办了优秀青年演员刘靓靓个人独唱音乐会、余生作品专场晚会。该团参加了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高校学子带去了的精彩的民族音乐。

 2009年,重庆市曲艺团将倾心打造两台精品剧目,一是时尚曲艺剧《蓝调重庆》,以重庆曲艺的说、唱、演、打为主要风格,展现年轻的直辖市重庆10年来的发展变化;二是以展现重庆民族音乐创新精神为主题的民族音乐会《巴渝风韵》。

 2008年,重庆市歌剧院坚持“艺术无限”的人文精神,完成了重庆第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二胡音乐剧《蚂蚁》、交响音乐会《太阳之子》(包括交响乐《太阳之子》、交响诗《江河回想》)。弦歌音乐会《轻舟已过万重山》完成前期论证。演出各种综合文艺晚会、专题音乐会、任务性演出及商业性演出190场,观众人数达到25万人次,演出收入达到80余万元。

 2009年, 重庆市歌剧院将以“经典、多彩、品质”为方向,加强创作演出,科学管理,深化改革,努力开创“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新局面,为建成长江上游的音乐文化高地而不懈奋斗。

 2008年,重庆市京剧团精心打造的剧目《大足》参加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获大赛银奖,参加中、日、韩暨长江流域文化艺术节又获剧目奖。演员们通过淋漓尽致、真情细腻的表演,将重庆大足石刻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壮美和神奇及剧中主人翁赵智凤的奉献、牺牲精神以及佛教文化艺术展现给了观众。

 2009年,重庆市京剧团将着力开拓东南亚市场,举办京剧巡演。在国内,恢复“厉家班”经典剧目,在国内举办巡回演出。同时全力打造红色经典剧目《江竹筠》,为建国60周年献礼。 (戴 亭)

 云南:《白洁圣妃》获奖多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不仅展现了中国民族的丰富多彩和热情好客,更让世界记住了云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演出,作为云南省歌舞剧院最为重大的演出任务之一,长达4个多月的排演,只为给世界观众送上一份精彩。奥运会闭幕式演出9人编导团队中,有5人来自云南,其中3名来自云南省歌舞剧院,院长陶春成为奥运会闭幕式第一篇章《相聚》的总编导;而在104名来自云南的演员中,有2/3来自云南省歌舞剧院。2008年,在随国家旅游局赴韩国的旅游推介会和云南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云南省歌舞剧院的演职人员再次为世界唱响了《七彩颂歌》。

 云南省京剧院新创剧目《白洁圣妃》以云南京剧独特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族风情、严谨的舞台作风和表演艺术,2008年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

 云南省京剧院在努力继承、发展京剧传统艺术的同时,成功地运用京剧艺术形式反映地域文化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现实生活。2008年11月,在文化部于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云南省京剧院新创剧目《白洁圣妃》荣获一等奖。2008年12月,《白洁圣妃》应邀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获奖剧目展演”活动,受到了广大票友的热捧。 2008年12月,京剧《白洁圣妃》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金孔雀”综合大奖,并囊括了所有单项奖。云南省京剧院院长、一级演员胡春华在该剧中饰演白洁而荣获“金孔雀”优秀表演奖;云南省京剧院演出团团长、一级演员周凯在剧中饰演皮逻阁,荣获“金孔雀”优秀表演奖;一级演员徐宝良在剧中饰演邓赕荣获“金孔雀”表演奖。(熊照宇)

 中法合作:现代舞《春之祭》激励斗志

 1月7日至11日,法国著名现代舞编导海地·马来姆应四川省歌舞剧院邀请前往四川,参与2009年中法文化交流年的重大项目之一——现代舞《春之祭》的创作、编导工作。海地·马来姆到四川后的第二天,即赴“5·12”特大地震中心汶川县和理县进行实地体验。他说:“在《春之祭》中反映四川地震,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到地震灾区去感受,是我实施创作的一个信念。必须尊重现实,当场感受,才能让我感悟和深化这次创作的主题——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与大自然’和‘生与死’,才能让《春之祭》第一部分《大地的崇拜》和第二部分《献祭》,找到自己深刻的、鲜活的灵魂。”

 法国舞蹈界专家与四川省歌舞剧院合作创编、演出的《春之祭》,是根据1913年俄罗斯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经典交响名曲《春之祭》编排的同名现代舞。近100年来,世界上有300多位编舞将《春之祭》推广到欧、美、非、亚舞台演出,这是第一次到中国舞台展演,也是四川推出的第一个用交响乐及其故事演绎的现代舞。近5年来,海地·马来姆与非洲舞蹈界,亚洲新加坡、韩国、日本舞蹈界合作编创、演出过现代舞《春之祭》。他这次选择了与四川省歌舞剧院合作,是他认为“5·12”地震与原创作品《春之祭》有一脉相承之处,四川省歌舞剧院也具有这方面的创编、舞蹈人才,《春之祭》将是东西方文化元素的又一次碰撞、融合生辉。

 交响乐《春之祭》讲述了一个传说久远的悲剧故事。在古代的俄罗斯某个部落,有一个“祭女迎春”的习俗。每当冬天即将过去,部落就要选出一个姑娘作为“祭品”,让她跳舞跳到死,以迎接春天的来临。这个让人们能走出冬天“起死回生”的“冬姑娘”,虽然死去了,但人们会永远纪念她、祭奠她和赞美她。

 四川省歌舞剧院院长周建军说:“我们与法国合作演绎这个故事,就是希望通过现代舞《春之祭》,用艺术形式来表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人生乃至对生命、宇宙的感悟。用舞蹈的语言去抚慰心灵,用艺术家的良知去激励斗志,这就是我们创演《春之祭》的强大动力。”

 据介绍,中法共同演绎的这部现代舞《春之祭》,将于今年3月完成创作,4月正式投排,5月在成都作纪念“5·12”特大地震周年的首场演出,然后将赴北京、上海等地巡演。待条件成熟后,将赴法国等欧洲国家上演。(干德明)

 河北:制作人制让话剧生机勃勃

 河北省话剧院主动改变生产机制和用人模式,强化市场运作,采用现代营销手段,为剧院注入了活力。

 河北省话剧院对剧目生产实行制作人制,给制作人以广阔的自主空间。制作人在全权负责剧目的创意策划、资金投入、制作排练和演出营销的同时,还完全享有所制作剧目的用人权、制作权、演出权、财务管理及分配权等。以制作人制为基础, 对创排剧目实行剧组制和项目股份制,由制作人决定剧组演员的组成、日常管理和收入分配,鼓励制作人实行对外募集资金、对内股份投入,采取项目股份制的模式组织剧目生产。

 在2008年春节、“六一”和“十一”由两个剧组分别推出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绿野仙踪》,取得成功。加上2007年话剧院建院50多年来投排的第一部儿童剧《海的女儿》,3部儿童剧在一年的时间里全省范围内共演出45场,零售票房近90万元。特别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春节演出期间,单场零售票房36557元,一举创下话剧院建院以来的零售最高票房纪录。

 河北省话剧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先后创排了《春打六九头》、《丰年好大雪》、《油漆未干》、《五月的花海》、《寻找生命的恋歌》、《好风长吟》等剧节目,年平均演出场次都在70场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连 涛)

 上海:越剧原创改编比翼飞

 2008年上海越剧院坚持原创、新排、复排、改编并举的原则,倾力打造优秀品牌,丰富上演剧目。2009年,该院的发展策略是:推市场,保重点,全面培养青年人才;做项目,增亮点,“老、中、青”共谋发展。
新编历史故事剧《韩非子》是上海越剧院去年全力打造的一出新创剧目。该剧由钱惠丽领衔,方亚芬、章海灵、黄慧、金红等主演,二度创作班子由导演卢昂、作曲家金复载组成。《韩非子》突破了越剧传统才子佳人戏的单纯性,将战国这一雄伟、豪迈的时代氛围与越剧本体抒情、诗意的艺术特点有机融合,在细腻、深邃地挖掘主人公韩非复杂跌宕的心路历程的同时,将戏剧冲突的尖砺、情感纠葛的强烈及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整体地统一在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中。同时,在舞美、唱腔、人物造型等方面均以大写意的艺术手法,融古典神韵与现代审美为一体,利用当代剧场最为先进的声光技术和多媒体影像,力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和谐统一。该剧于2008年3月首演后,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广泛好评,并获得了上海市2008年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

 此外,上海越剧院全新修改打造成熟剧目《千古情怨》;新创小戏9个,改编、移植、新排小戏10多个;新排、复排大戏10台。

 2009年,为迎接建国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上海越剧院将重点打造新创剧目《秋色渐浓》和“共和国不会忘记·现代小戏系列”。为增强青年演员们的市场活力,该院创排集故事性、观赏性、教育性为一体的“聊斋”剧目《画皮》。为全面培养青年人才创作大戏的能力,越剧院重新排演古装戏《紫玉钗》,该剧的编、导、演及舞美设计等,将全部由青年人担纲完成。

 另外,为传承、记录、研讨越剧流派艺术,上海越剧院策划推出“吕(瑞英)派艺术专场”和“金(采风)派艺术专场”,并举办研讨活动,出版专论文集。为明星演员总结艺术经验,提高艺术修养,增强艺术合力,将策划运作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萍、章瑞虹、方亚芬“五朵梅花”系列活动。为青年演员搭建平台,营造声势,进一步扩大越剧在全国的影响力,策划与中央电视台11频道和上海电视台联手举办“越女争锋”系列赛事之二。 (韩 蕾)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