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许是青春飞扬的一段黄金岁月,而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一定包含了最美好最成熟的鼎盛时期。过去的30年,对于苏州昆剧来说,意义非凡,从曾经的沉寂走向今天的繁荣,很多人在坚守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1985年
最后一次“出码头”
“1977年到苏昆剧团,那时我只有13岁。 ”著名昆曲演员王芳是对昆曲30年发展体会最深的一个。在她的记忆里,刚刚进团的那些年,不管是苏剧还是昆剧,演出市场都很不错,来看戏的观众也不少,剧团每年有两个演出季,一个是年初到“五一节”,一个则是从9月到11月。演出季里,大家大包小包、带齐“装备”跑码头,余下的日子则是排练、学功夫。“那时候,连被褥都要自己带,跑遍了江浙沪一带。 ”王芳记得很清楚,忙碌的局面在1985年发生了转变。最后一次的“出码头”是在丹阳。“我们的演出有武戏有文戏,不管是哪种戏开场,都没法吸引观众。”冷冷清清的市场反响,让那一个演出季仅1个月就草草收场。
这还只是个开始。“当时,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很大,电影、电视、卡拉OK等等越来越普及,愿意到剧场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少。”现任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的王芳回忆说,由于市场原因,剧团没有了“出码头”的机会,为了继续演出,1986年,剧团开出了“星期专场”,每周演一次,地点就在现在的沁兰厅所在地。“剧场有300来个座位,全部免票入场,每个观众还有香茗奉送,可就是这样,观众还是一天比一天少。”王芳说,由于苏剧、昆剧可演出的戏不多,观众又有老龄化的问题,最后真的是出现了“台上的演员多过台下观众”的难堪场面。
对于王芳等演员来说,此后的十多年特别难熬。越剧团、沪剧团、京剧团等先后解散了,苏昆剧团虽然没解散,一年也没几场演出,剧团开了招待所,维持运营,王芳很多老师辈的演员们去招待所做起了服务员,而王芳一辈、正值“好时候”的主力演员们每年的演出不超过10场。“当时真的很彷徨,也经常在想今后怎么办,可是对昆曲的感情总是难以割舍。 ”王芳说,为了能在演戏之外另有一技,她专门自学了化妆,空下来就去一家中外合资的婚纱影楼“打工”。可就是在这段度日如年的日子里,王芳拿下了全国大奖——1992年,在“天下第一团交流演出”中获优秀表演奖榜首,1994年又在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获最佳兰花表演奖等。
2000年
昆曲世纪大团圆
2000年是个转折点。这几乎是整个昆曲界的共识。
那一年的3月,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苏州拉开帷幕,这不仅是古老昆曲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节日,也是建国以来昆曲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大会演,在历经多年沉寂之后,这个节日更成为全国昆曲界期盼已久的世纪大团圆。
“全国6个昆剧院团和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共演出昆剧传统经典剧目10台、28场次。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曲友也纷纷赶到苏州,一睹昆剧节盛况,参加祝贺演出活动。”时任市文化局局长、现任市政协秘书长的高福民对昆剧节的盛况记忆犹新。
曾长期担任苏州文化部门领导的钱璎老人说:“昆剧节的举办,让处在冷清状态的昆曲重新树立起自信心,全国各地的同行都来了,把自己多年的积累展示出来,很多人都感慨,苏州能办这个节太好了。 ”
一年后,中国昆曲艺术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当年11月,苏州在虎丘景区隆重举行庆祝活动并纪念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80周年,千余人共聚虎丘千人石唱曲,两位90多岁高龄的老人,曾任国际大法官的倪征(日奥) 和传字辈艺术家倪传钺也欣然上台清唱,曾经的虎丘曲会的盛况再现让唱昆曲、爱昆曲的人们心情激荡。
高福民告诉记者,最初,苏州提出了“节、馆、所、院、场”五位一体的规划。节的方案上报文化部,文化部正式决定苏州为举办中国昆剧艺术节的定点城市,今后每三年举办一届,并每年举办一届虎丘曲会;建立中国昆曲博物馆;充分发挥历史上为培养“传字辈”艺人作过贡献的苏州昆剧传习所的作用;重视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人才建设和传承剧目建设;在昆山周庄、苏州园林等景点和新建的昆曲沁兰厅、修复的忠王府古戏台开辟一批演出场所。这个规划得到了各方支持,其中,2003年中国昆曲博物馆正式挂牌,收集、抢救了各类昆曲文物3000余件,成为国内唯一一座集昆曲遗产征集、陈列、研究及“活”的展示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后来,我们又提出实施第二个‘五位一体’规划。 ”高福民介绍说,第二个“五位一体’”规划包括与苏州大学共建苏州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建设、命名昆山市“昆曲之乡”和活跃曲社活动;运用媒体传播昆曲,苏州电视台推出昆曲电视星期专场,苏州大学建立昆曲网站;办好昆曲学校;起草昆曲地方性保护法规等,由此推动昆曲保护形成社会化、生态型格局的形成。
“正是在两个规划的基础上, 2004年,《苏州市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10年规划纲要》正式颁布。 ”而这代表的是一个崭新的开始。2005年,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唯一的特等奖;同时,经文化部、财政部批准,苏州市被正式授牌成为“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2006年,《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
而在这一切成果取得的同时,一部部昆剧大戏的成功打造更为苏州昆曲赢得了走向全国、面向国际的舞台。
2004年
昆曲从苏州走向世界
“苏州对昆曲一直很重视,这个在演员的提前储备上就可见一斑。 1996年,苏州艺校招收了一批学生,其中就有沈丰英、俞玖林,如果没有这样的储备,没有苏州几辈昆剧演员的艺术积累,没有多年来的探索,没有良好的保护昆曲、发展昆曲的环境,当年白先勇等也不会选中苏州。”王芳的话让一个看似偶然的机遇多了些必然性。
高福民的回忆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点。他说,2001年,苏州昆剧院首次应台湾雅韵艺术传播公司之邀赴台演出,带去了由苏州昆曲专家顾笃璜负责导演的《琵琶记》、《钗钏记》、《白兔记》、《永团圆》、《满床笏》等5台叠头戏和折子戏,一举成功,来自昆曲“原生地”的苏州昆曲以“原真性”的艺术特色征服了包括白先勇在内的一批昆曲“粉丝”。“就是那次,我们与热情的白先勇、龙应台、余光中、许倬云、余范英、曾永义、董阳孜等文化名人和学者邂逅于台北新舞台。 ”
此后,海外的热心人和合作机遇纷至沓来。2002年,台湾石头出版社和台湾建国工程公司董事长陈启德担任制作人,由顾笃璜出任总导演,由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的台湾著名服装设计师叶锦添出任舞美设计,由王芳与赵文林等一批苏昆剧院的中坚力量组成的最强阵容推出了昆剧大戏《长生殿》。 2004年,谦称自己为“昆曲义工”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发起、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靓丽亮相。白先勇放下自己手中的文学创作,几度坐镇苏州,与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张继青以及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一起,从剧本排定、演员训练到服装、舞美,严格把关,还邀请著名作家王蒙、著名学者余秋雨来院指导。“两台大戏都采用了对原剧本只删不加的方式进行改编,最后都确定为27出,以连续3天9小时演完,突出其精华,注意保持昆曲经典的完整之美。 ”高福民说。
也是从2004年开始,苏州昆曲走出去的步子越迈越大——从台港澳地区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全国著名高校行”,苏州昆曲实现了走向全国、走向年轻人、走向国际舞台的突破。《长生殿》参加了香港艺术节,并赴北京、上海、南京和欧洲演出。青春版《牡丹亭》参加了中国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澳门艺术节、亚洲艺术节等,并先后进入苏大、北大、北师大、南开、南大、复旦、同济、浙大、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大等近30所知名高校巡演,2006年还赴美国加州大学四所分校巡演一个月,吸引美国主流社会人士以及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观众争相观摩,场场爆满。 2007年4月,苏昆先后参加文化部组团,随温家宝总理访日参加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演出,受到温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5月、10月青春版《牡丹亭》分别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了百场纪念演出和国家大剧院落成庆演。今年6月,又赴英国伦敦、希腊雅典巡演,在伦敦大学、牛津大学还开展了昆曲推广交流活动,8月又参加了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4年间,这两台昆曲大戏在海内外巡演共214场次,大学生观众超过30万人次。教育部曾组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学生反馈的7000份问卷统计表明,‘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占92.5%。 ”也许是参与了这两台大戏从无到有的打造,高福民记住了很多富有历史意义的数据。
2008年
仅有《牡丹亭》还不够
“2007年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全国10个艺术演出院团‘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其中9个是国家级艺术院团,唯一的地方院团是苏州昆剧院。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一直忙碌在演出一线,对于苏州昆曲的受欢迎特别有感触。“青春版《牡丹亭》的打造,其实就是昆曲传承发展的典型例证。 ”在他看来,昆曲的传承是系统工程,这个系统涉及剧目打造、人才培养和观众引导等多方面。
“这两年,昆剧院不仅聘请汪世瑜、张继青、蔡正仁等国家级昆曲艺术大师担任艺术指导,对剧院的演员口传心授,还邀请了很多业界著名演员按照昆曲不同行当有针对性地传授技艺。同时,本院的资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王芳等都带起了徒弟。 ”蔡少华透露,去年,该院就开始了20多折昆曲传统剧目的传承学习。像沈丰英、俞玖林的《玉簪记》,周雪峰、顾卫英的《长生殿》,吕佳的《红娘》等都跟着名师认真学习。青春版《牡丹亭》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欧美巡演的巨大成功,百场演出的完美突破,青年主演的日渐成熟,苏州昆曲的品牌凸显等等,成功来之不易,“面对成功必须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一方面,青春版《牡丹亭》要打造成中国戏曲力作必须在保持现有水准的同时,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光靠青春版《牡丹亭》等一两出戏是不行的,打造更多剧目、培养更多演员、更好地引导观众非常重要。 ”蔡少华说。
《玉簪记》是苏州昆剧院继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西施》之后,正全力打造的又一部大戏。“我们计划11月上旬在苏州科文中心首演。 ”蔡少华告诉记者,即将推出的《玉簪记》以《琴挑》、《问病》、《偷诗》、《秋江》4折传统折子戏为核心,在前面增加《投庵》,在中间穿插《催试》,把整部戏串联起来,共6折组合成2个半小时左右的演出。“我们以传统折子戏传承为基础,以舞台新呈现为目标的,讲究的是艺术传承与艺术生产的有机结合。 ”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茅威涛:叛逆越剧继承者
下一篇:《梅兰芳》能给京剧带来什么?